(原标题:冀鲁豫边区省委党校展览馆被命名为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近日,衡水市委宣传部印发通报,决定命名冀鲁豫边区省委党校展览馆、枣强县移民文化园、世界乐器博物馆、饶阳县烈士陵园、河北省第一个中共县委旧址等7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为衡水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通报要求,各级宣传部门要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作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和抓手,切实加强建设和管理,不断提高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管理和使用水平,推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健康有序发展。被确定为衡水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单位和场所,要进一步美化内外环境、完善教育内容、丰富展出手段、加强内部管理。要把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作为本单位应尽的光荣义务,主动、热情地配合有关单位,为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提供场所、创造条件,充分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阵地作用。

据了解,我区北内漳村属于抗战时期的革命老区,中共冀鲁豫省委党校曾经在该村举办过两期,历时四个多月,培养干部600多人,在开辟和巩固冀南抗日根据地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冀鲁豫党校纪念馆定位于“传承红色文化,加强党的建设”,紧紧抓住“三条线”:一是作风建设这条明线。从冀鲁豫党校的抗日烽火,到改革开放以来北内漳村及全区各级各部门的艰苦创业,再到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开创新时代“活力冀州、实力冀州、魅力冀州”建设新局面,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用大量的事实和实践来说明,保持优良作风是党的建设的必然要求。二是抓住组织建设和警示教育这条暗线。通过讲作风、讲正反两方面典型、讲发展成效,阐述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的若干创新和举措。三是抓住党的建设这条主线。以强党建为主题,以促发展为成果,搞好展览创意和设计布展。

?冀鲁豫党校纪念馆分为:冀鲁豫党校历史、北内漳村史、外交官秦力真事迹、廉政孝德文化、民俗文化等七个展厅,展示新时期以来冀州在工业、农业、教育、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所取得的伟大成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