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河:“政企银”对接 共谱高质量发展新曲
本报讯(通讯员 陈丽娜 刘伟)“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的宗旨,也是防范金融风险的根本举措。全市所有金融机构要回归本源,把为实体经济服务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促进金融与实体经济实现良性互动、良性循环,为实现经济高水平、可持续发展筑牢坚实保障。”市委常委、三河市委书记韩占山在2018年10月16日召开的高新技术企业和现代服务业“政银企”对接洽谈会上表示。
近年来,特别是2018年以来,三河市以深入推进“双创双服”活动为载体,积极推进“政银企”对接,扎实做好对企服务,落实各项惠企政策,并出资3000万元,对2017年度在“鼓励科技创新、增强企业软实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50家企业进行了隆重表彰,推动经济发展与金融事业初步形成相互合作、相互支持的良好互动局面。三河市将原来分散在32个部门的245项审批事项,一次性划转至行政审批局,实现一枚印章管到底。为提高效率和解决重点项目遗留问题,加快建设“互联网+政务服务”审批平台,并启动容错免责机制。
同时,该市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先后出台了《创业担保贷款财政贴息资金管理办法》《中小微企业流动资金贷款增量贴息办法》《外贸出口奖励办法》等扶持政策,每年可为企业融资10亿元,降低企业融资成本2000万元。政府出资成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中心,注册资本增资到2亿元,累计担保金额40.57亿元。鼓励优势企业上市经营。出台《鼓励企业到多层资本市场上市的若干规定》,该市财政落实1720万元支持优势企业改制上市。该市上市企业总数达到17家,实现融资23.8亿元,形成反映三河经济增长特色和潜力的“三河板块”。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金融政策的变化,三河市要求,金融机构应时而动,转变经营理念,找准增加信贷投放、提高盈利水平和控制风险、提高经营水平的平衡点,以有力有效的创新,推动金融业服务实体经济取得更大成效。企业要充分发挥创新主体作用,推动经营理念创新、发展模式创新、产品技术创新,持续加大创新投入,努力开发有市场竞争力和“专精特新”的产品,以自己的独特优势和强大竞争力吸引资金的青睐。加强银企合作,促进经济、金融共同发展,把加强银企对接作为加快经济建设的重要任务,加强政府与企业和金融机构的联系沟通,为加快推进银企合作提供有力保障。
“促进银企合作是政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地方经济的有效举措,责任重大。各级各部门要把加强银企合作作为加快我市经济建设的重要任务来完成,宣传落实好各项惠企政策,积极主动为企业讲解税收优惠、项目建设、人才引进、品牌创建等政策,确保让企业能够根据各自发展‘路线图’,做到办事能够‘找到门’、解困能够‘找到家’。”三河市市长刘连杰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