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一股“酵素风潮”席卷了市民们的生活。酵素的功效和做法,成了不少市民茶余饭后交流的热门话题。由于其自带“环保”“健康”等属性,再加上“天然”“自制”的简便方式,现已成为不少人提高生活品质的首选。但是,果蔬也能喝酵素长大,这事儿您听说过吗?位于青县清州镇大司马现代农业园区的绿豪农业专业合作社,就做了这样一件新鲜事儿。
走进合作社的种植大棚,青翠的藤上樱桃西红柿已经红了脸庞,远远望去好像一盏盏小红灯笼点缀着单调的棚室。“这就是喝酵素长大的西红柿。”合作社旅游部经理温家雪介绍道。
只见她摘下一个掰了开来,红润光亮的外表下,“隐藏”着粉嫩的果肉,红黄的汁水从咧开的口中淌出,好不诱人。
“使用酵素种植的植株,不管是瓜秧还是瓜叶都透着鲜绿,看着就壮实。产出的西红柿味道也特别浓,就跟小时候的味道一样,酸甜可口。”说起酵素种地,温家雪如数家珍。
绿豪农业专业合作社成立于二十多年前,从当初的几个棚发展到现在的150多个棚室,得益于其对特色品种及特色种植方式的格外留意。这些年,合作社不仅先后引进种植了500多个新特品种,更是不断探索绿色种植方式,应用了蔬菜全程绿色高效生产技术。用酵素种菜的创意,便来自于一次聊天当中。“2017年,河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的师生来合作社进行校外实习。聊天中,他们提到现在已经有些种植基地在管理当中喷施酵素,产出的瓜果品质不错,市场上很是认可。”
合作社有这么多特色品种,是不是也能用酵素种植?简单的一句话,却让众人灵光乍现。
想到,就要做到。他们当即决定制作酵素。
在种植基地,最不缺失的,便是制作原料。以往,种植后产生的残果、次果如何处理,一直是让他们头疼的问题。品相不好,不能以次充好进入市场,砸了自家牌子。白白丢掉,又无形中增加了种植成本。还有瓜叶、瓜秧……原本的“废料”,现如今转身为宝,都成了酵素生产的原料。
可是,酵素要如何进行配比发酵?制成后,又是如何应用到种植中?边查阅资料,边请教专家,大家一点点摸索着,实验着。
按照一定比例,将粉碎的蔬菜废弃物、红糖、水放到大缸或塑料桶进行厌氧发酵,第一个月每天打开放气、搅拌、封缸发酵,其后两月封闭。没想到,三个月后酵素顺利做成。等到9月叶菜的种植期开始,种植实验便要真正实践了。
同一个大棚被一分为二,同样定植、同样水肥,唯一的区别就是是否向叶面上喷施酵素肥。“酵素中含有多种活性益生菌和酶,具有很高的生物活性,可以促进植物生长、净化水体、消除药剂污染。实验当中,效果就很明显。每次喷施完酵素,第二天进棚,空气里还会弥漫着酵素香甜的气息。3个月的生长期中,喷施了酵素的叶菜更绿,生命力更强,抗病性也大大提高。”温家雪说,植株的免疫力增强了,就不容易招至病虫害了。减少了一些生物药剂及杀菌剂的使用,产品的品质更加绿色,保鲜力也更强了。
如今,经过这一年多的探索,合作社在种植中应用酵素生产的技术已经成熟,除了叶菜类种植,酵素还被广泛应用于茄果类及瓜类管理中。
“根据植物的生长过程,我们大概每3至5天喷施一次酵素营养液,现在基本上能覆盖到合作社的所有种植大棚。”现如今,酵素种植的技术还被推广到了司马庄周边的农户中,这里的农产品一上市便受到顾客们的热捧。(记者 张梦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