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曲阳桥乡依托沿滹沱河的地理优势,以美丽乡村建设为契机,大力发展全域旅游,全面展示了乡村振兴战略成果。
今年以来,曲阳桥乡重点围绕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特色农业、旅游发展、基层组织建设等方面工作,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乡面貌发生了美丽蝶变,民众获得感和幸福感明显提升。一幅宜居、宜业、宜游的乡村美丽画卷,正在曲阳桥乡大地上缓缓展开。
优化结构
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工厂生产的旅游纪念品。
12月25日,走进曲阳桥乡的一家木材加工企业,记者在加工车间看到木塔、佛雕、象棋等融入了正定元素的旅游纪念品。据该企业生产部主任介绍,随着环保以及市场需求的改变,企业在生产产品上也由低挡产品向高档产品转变,淘汰一些低能高耗的产品并对生产工艺进行调整和改进。“现在都是环保型生产,大大减少了污染。随着全域旅游的发展,我们也调整了产品结构,生产一些旅游纪念品。”
带有赵子龙图案的打火机。
“这也是市场倒逼企业转型升级的体现。”曲阳桥乡党委书记张星说到。曲阳桥乡在规范管理家具产业上下功夫。疏堵结合,一方面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和决心,对240家未达标复工企业实施“杆上”断电,严密监管,促进企业加速整改提升。另一方面,为强化板材家具行业自我管理,加快转型升级,在乡政府大力倡议下,成立曲阳桥乡家具行业联合会。
“联合会成立以来,组织170余家企业外出参观1次,内部参观交流4次,召开座谈会3次,配合政府发放环保通知460条,向政府提出合理化建议6条,配合环保消防部门检查23家企业,联合会在政府和企业间发挥了很好的桥梁和纽带作用。”说起联合会成立后的工作,曲阳桥乡家具联合理事会会长康安民如数家珍。目前,联合会正在筹划成立集团公司,以改善企业单打独斗的局面,实现“抱团取暖”,共同抵御市场风险,共同谋划探索今后企业转型升级方向。此外,为加快企业提档升级,该乡还出台了《曲阳桥乡关于对规上企业奖励激励政策》,鼓励规模以上企业发展。
提质增效
促进特色农业发展
寒冬,瑟瑟的风吹过,阵阵寒意袭来。正定县曲阳桥乡西汉村的香菇大棚里却温暖如春,一排排菌棒上结满了香菇,饱满的香菇煞是喜人,村里的打工人员正忙着称重、装袋,为把香菇卖到北京、太原等地做准备。
马领海察看蘑菇长势。
“我们村种植食用菌有20多年历史了,错季生产能卖个好价钱。”西汉村党支部书记马领海介绍说。“村南还有一片土地,适合种水稻,计划依托滹沱河景观大道发展旅游,种植水稻形成稻田滚滚的景观,到时候吸引游客观赏游玩,再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
历史上曲阳桥四季清泉喷涌,万亩稻浪翻滚、藕塘鱼池星罗点缀,素有鱼米之乡之美誉。为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好家园,曲阳桥乡在原来基础上巩固发展特色农业。
村民在大棚打工,将蘑菇装袋。
据曲阳桥乡副乡长关建辉介绍说:“历史上的曲阳桥生产的水稻被称为贡品。经专家论证,曲阳桥乡现在的寒地黑土,种植水稻仍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为此,乡村通过招商流转100余亩土地,用于有机水稻试种,拟作为曲阳桥乡标志性特色旅游产品予以推广,目前已注册了商标。
此外,该乡在注重巩固原有特色种植外,还积极推进种植专业合作社引进新品种,大鸣荷韵家庭农场就是一个典型代表,目前,该农场已初步实现立体生态养殖,推出的藕面、藕粉等系列荷产品,颇受市场欢迎,实现了农业发展提质增效。
打造旅游
夯实乡村振兴文化基础
今年国庆期间,曲阳桥乡成功举办文化旅游节,期间,共接待游客55万人,累计收入183万元。“此次文化旅游节不仅传播了文化兴乡、全域旅游概念,还展示了曲阳桥人热情、好客、开放、创新的主人翁姿态,打胜了乡村振兴、全域旅游的第一战。”该乡党委书记张星说到。
张星(左)在与同事探讨旅游规划。
围绕乡村振兴战略,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机遇,借助区位优势,曲阳桥乡以千亩荷塘、高平地道战等休闲观光、旅游采摘、红色旅游等为产业支撑,结合美丽乡村建设,乘曲阳桥乡文化旅游节之势而上,将曲阳桥乡的旅游资源向更深更远进行推广,提升曲阳桥乡知名度、美誉度。
“明年我们将做好临滹沱河北岸的滨河康养小镇规划,融入地道滹沱河特色文化,打造集医疗、养老、康复、居住为一体的宜居宜游宜乐宜养的景区环境。”张星说。
组织振兴
干部示范引领
农村要发展,干部是关键。
重温入党誓词、齐唱国歌,一次次入脑入心。
共同学习、分组谈论,一点点学习进步。
讲革命故事、看党建课件、分享学习心得,一步步提升思想觉悟。
这是曲阳桥乡培养党员干部的基本模式,正是这样的学习与实践,才使得他们更加明白了干部的责任与担当;正是这样,才培养出了一支能吃苦、能战斗、团结、创新、讲奉献的队伍,他们凝聚出了坚强有力、共谋发展的强大正能量,为曲阳桥乡全力推进各项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
明年第四届省旅发大会拟定的观光线路涉及曲阳桥乡6个村,其中堤顶路扩宽、河道拆违拆除共涉及210户213处,需迁坟头1536个。时间紧、任务重,乡村两级干部起早贪黑、任劳任怨、顶着压力,攻坚克难。
在这期间,乡村干部与乡亲们举着实例谈发展、掰着指头算增收,将党的政策、村里的未来一一摆上“桌面”。
“乡里多次在村党员大会、村民代表大会上宣讲乡村振兴和旅游发展战略,与大家共同畅想乡村旅游、共享经济、创意农业等新产业、新业态将为全乡带来的新机遇,赢得了广大党员、代表的理解和支持。”胡村党支部副书记董伟伟记忆犹新。
董伟伟(右一)与崔计海沟通村中工作开展情况。
胡村老党员崔计海今年68岁,是第一个同意拆除厂房的,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开始也不愿意拆,但是听村里干部讲政策、解释规划、发展前景,慢慢也就理解接受了。”崔计海说,“停产1个多月,虽然带来损失不小,但是不能因为个人得失而影响了整体发展。”
随后,西里寨村主任赵双菊自拆了1800平米的三层楼,胡村党员张世欣主动拆除了自己的养殖场……拆违工作迅速打开局面。不到一个月的时间,213处违建全部拆除,迁坟工作全面启动,而且,在这个过程中没有一户因拆迁而留下矛盾隐患。目前,堤顶路路基填垫工作顺利施工。
如今,曲阳桥乡正依托全域旅游、乡村振兴等驶入发展的快车道。“未来我们将围绕旅游做好文章,乡村振兴指日可待,百姓生活会更加富裕,产业会更加兴旺,集体经济会更加壮大。”乡党委书记张星对曲阳桥乡的未来发展信心满满,眼神中流露出憧憬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