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车厢和地铁车厢内虽然不大,但乘客们的行为举止却能直接折射出城市文明。12月6日,记者分别在高峰时段和非高峰时段乘坐公交车和地铁走访,发现大部分年轻人都能主动为老弱病残孕乘客让座,而受助者们在坐下后,也总不忘说上一句“谢谢”。
高峰时段:多数人能主动让座 部分人拥挤时不愿移动
时间:8时许,8时40分许
车次:1路公交车,地铁3号线
12月6日上午8时许,记者在省中医院站登上了一辆1路公交车,此时正值交通高峰期,车厢内乘客较多,空间相对拥挤。但是据观察,车厢内的老人基本都坐在座位上。记者询问了其中两位老人,他们都表示自己的座位是别人让出来的。在人民广场站位,一对抱小孩的夫妻上了车,见状,一位年轻男子赶紧起身示意女士坐下。但记者也注意到,虽然车内人多拥挤,但当后面有乘客下车时,有的人却并不愿向后移动,这就导致一部分上车的人不得不挤在车厢前部。
8时40分许,记者又从新百广场站登上了地铁1号线,车厢内同样有不少乘客。一路上,车内先后上来了6、7位老人,基本上都会有乘客主动让出座位。有时,当有座位空出时,很多人甚至不会立刻坐上去,而是先确定附近没有老人、孕妇或带孩子的乘客后才就座。值得一提的是,当获得座位时,很多老人都会再三谦让,就算坐下也不忘说上一声“谢谢”。
非高峰时段:让座情况良好 部分行为仍需加强
时间:11时许,11时30分许
车次:116路、28路公交车
11时许,记者在省体育馆站登上了116路公交车,非高峰时段,车厢内的乘客不算多,在记者乘坐的4站内,基本上老人们都有座位,就算没有,也会有人主动让出。但是在过程中记者也发现,一位中年男子在上车后便一直在打电话,他的说话声音很大,还不时爆出不雅的词语,整个车厢内都能听得很清楚。
11时30分许,记者还在建华百货大楼站登上了28路公交车,和记者体验的其它车次一样,老人和孕妇们都有自己座位,而且很多年轻乘客上车后都会主动坐到后面的座位上。但是有一位年轻的女士,在乘坐时一直在用手机刷“短视频”,她没有佩戴耳机,而是直接打开播放,听起来着实让人感觉有些吵闹。
市民:
每次都有人让座 尽量不给年轻人添麻烦
记者在走访时,还采访了几位老年市民,他们对于如今公交车上的秩序都比较满意。今年71岁的马金胜告诉记者,如今他外出乘车时,很多人都会主动给他让座,这让他感觉很温暖。他表示,别人让座是在展现文明和善意,作为老人应当心存感激,不能觉得是理所应当,所以每次遇到好心人,他都不忘说句“谢谢”,如果自己只是短途乘坐,那么还会婉言谢绝。
68岁的张秀霞也表示,她乘车时也总是有人给她让座。“有时候人家大包小包的还不忘让座,特让人感动!”她说,如今的年轻人素质都很高,她也明白他们平时不容易,所以自己一般都会避开高峰期乘车,尽量不给别人添麻烦。“人家关心咱们,咱们也得理解人家。”张秀霞说。
公交司机:
90%的人能做到主动让座 乘客素质显著提高
公交司机孙继胜告诉记者,他感觉这些年,市民们的素质有了显著的提高,据他观察,如今车上90%的乘客都能做到主动让座,尤其是年轻人,上车都会自觉向后走,就算有了空座也不会抢着去坐,而是让给老人或孕妇。“以前高峰期时,我们还得呼吁大家给让座,可如今,基本上不用出声就已经有人站起来了!”孙继胜说。
司机李海正也说,多年前他刚开公交车时,很多人都会挤着上车争抢座位,有的不仅自己坐下,而且还要给别人占座。而如今这种现象基本已经消失不见了。尤其是近两年,大家越来越注意自己的行为,虽然仍有部分人的行为仍需加强,但总体的情况还是越来越好。“作为司机,看到车内秩序井然我们也感到高兴和自豪!”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