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河北讯 2月2日凌晨5时,石家庄市公安局禁毒支队在公安部禁毒局统一指挥下,在江西、内蒙古警方的大力协助下,分别在河北石家庄、江西萍乡、赣州、内蒙古锡林郭勒四地展开收网抓捕行动,成功破获“2017·12·01”部督案件,抓获犯罪嫌疑人45名,捣毁非法生产、仓储窝点8个,缴获制毒原料近20吨。
小县城里有人制售毒品
2017年11月,石家庄市公安局禁毒支队接到公安部禁毒局通报线索:一批“苯基丙酮”(制毒物品主要原料)流入石家庄地区,需要核查。
接到通知后,石家庄市公安局高度重视,立即组织精干民警开展核查。根据线索,办案民警发现蒲某(男,无极人)2017年1月至5月,分7次购买了61吨“苯基丙酮”,并有伙同他人实施制造、销售毒品的犯罪嫌疑。
12月1日,石家庄市公安局成立了由禁毒支队牵头,网安、长安分局等部门组成的“12·01”专案组,案件经营和侦查工作全面铺开。经过半个月的昼夜蹲守,办案民警终于发现了蒲某团伙位于无极县东侯村的生产窝点和存储点,同时发现了位于定州市的一个生产窝点和存储库房。此外,专案组还掌握了蒲某团伙购买易制毒化学品,非法生产、销售制毒物品等犯罪事实。
12月21日,办案民警得到线索,蒲某团伙将向内蒙古运输一批制毒货物。22日,专案组民警驾车长途跋涉,对该团伙的运输车辆进行跟踪调查。此时,内蒙古最低气温已经达到零下30多度,路上冰天雪地,尤其夜里行车危险重重。为了拿到第一手线索,办案民警一路上人不离车,靠着面包、火腿肠、冰凉的瓶装水充饥解渴。
13个小时后,办案民警跟随运货车在次日凌晨3时抵达锡林浩特市。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办案民警踏着厚厚积雪,顶着咧咧寒风,冒着严寒在室外工作,脸上、手脚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冻伤,但是大家咬牙坚持,最终在当地警方的配合下,确定了位于市郊区的一处非法制毒窝点。
千里追击可疑运毒车辆
2018年1月4日,该案上报后被定为部目标案件。根据部禁毒局的指示,专案组制定了“上查来源,下追去向、延伸环节,实施链条式打击,争取战果最大化”的工作思路
1月21日,办案民警再次得到线索,22日将有一批“货物”运往江西赣州。22日中午13时许,装载“货物”的大车从石家庄无极县出发,办案民警分成几组紧随其后,秘密跟随取证。一路上,办案民警紧紧盯随,人不下车,不敢出现半点马虎。
23日晚21时许,历时34个小时,行程2000余公里,跟踪的运货大车到达了江西赣州市一家物流园内。专案组通过与赣州警方协作,确定了涉案嫌疑人为肖某(男,江西赣州宁都人)。
24日夜,办案民警又得到消息,刚运来的这批货突然又将要被转运,目的地不明,这批货随时有失控的危险。石家庄市公安局禁毒支队领导接到通报后,立即带队紧急启程,历时8小时赶到江西。
经过与江西警方共同分析案情,核查物品流向、卸载地点,最终确认了该批制毒物品最终卸载点为萍乡。萍乡与赣州两市相距400公里,交通不便,多为山路,崎岖难行,为掌握两地工作进展,支队领导带领专案组30小时内往来奔袭近千公里。
办案期间,许多办案民警都是带病带伤坚守岗位,坚持工作。有的民警左眼患病,视力降至0.1;有的民警面部中风尚未痊愈就主动申请上案;有的民警手腕骨折刚拆石膏就领任务,立即启程;有的民警患甲亢,身揣药瓶连续出差多天……但是大家谁都没有请假,谁都没有放弃,一直咬牙坚持。
三省四市雷霆出击扫窝点
1月30日下午,公安部禁毒局在江西萍乡市上栗县召开专案协调会,对专案工作提出明确要求。2月2日凌晨5时许,随着一声令下,河北、江西、内蒙古三省警方雷霆出击,果断开展收网行动。
自29日起,石家庄抓捕组就已经全部进入目标位置待命,50多名办案民警5天时间里轮流吃住在车里,24小时不离现场。由于准备工作充分,收网时机把握恰当,当天的抓捕行动非常顺利,石家庄抓捕组共抓获涉案嫌疑人15名,查封生产窝点3个,仓储点2个,缴获“溴代苯丙酮”2.75吨,涉案车辆6辆,气枪1把。
在江西萍乡的抓捕组共抓获犯罪嫌疑人18名,打掉制麻窝点1个,缴获“甲卡西酮”4.9吨,“麻黄碱”2.2吨,含“麻黄碱”液体8吨,“溴代苯丙酮”2吨;赣州警方共查获仓储点1个,抓获主要犯罪嫌疑人肖某,并交由石家庄警方押解回石。内蒙古锡林郭勒警方查封窝点1个,缴获大量易制毒化学品。
经讯问,嫌疑人蒲某交代了2017年以来通过多次购买易制毒原料,非法生产、买卖制毒物品的犯罪事实,嫌疑人肖某供述了买卖制毒物品的犯罪事实。
目前,该案还在进一步侦办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