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墨南皮 才华横“易” | 门卫傲慢之气当治理
文/党理家常
笔者在工作中感受到,一些基层政府机关的门卫,“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的现象依然存在,相比于机关内行政人员的态度改变,还有差距。
笔者想到“晏子御者之妻”的典故,虽然故事诠释了一个“人道恶盈而好谦”的道理。但是晏子的谦虚低调和御者之妻的明事理,却为政府机关的部分官员及门卫树立了一个榜样。“为领导增光添彩的“上等人”能顺利进门,而那些可能给领导添堵、添乱的平头百姓绝不能想进就进”。可能没有人明确指示门卫怎么做,但“心领神会”的门卫却敢于扮演“过滤器”的角色,值得我们深思?
不可否认,我们确有一部分官员喜欢端官架子,但这架子背后恰恰是他缺乏自信的表现,他没有体现价值的方式,只能把职务高当成水平高、把权力大等同于能力强,全部的价值就系在一顶乌纱帽上。之所以会出现如此现象,从根本上来说,是因为这些官员太将自己当回事了。新的领导集体上台以后,积极推进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就是要加强党和群众的血肉联系。可是一些领导干部就是找不准“节奏”,依然把自己“孤立”在群众之外,而忘了自身为人民服务的职责。长此以往,他们往往会摊上事而且会摊上大事。
人民政府为人民,人民政府的大门理应向人民敞开,这是社会进步的必然,是民主和文明的体现。各级领导要加强对门卫的教育培训,别让门卫辱没了“政府”前的“人民”二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