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居民楼前的无障碍通道被上了锁。本报记者 赵元君 摄
市民反映:设置无障碍通道本来是为了方便老人和残疾人通行,可是在省会东安小区,居民楼前的无障碍通道已经被上锁达一年之久,影响通行,不少居民都有意见。好好的无障碍通道为什么要上锁呢?对此,记者进行了走访。
调查:
楼前无障碍通道被锁 部分居民出行受阻
10月9日上午,记者来到了位于仓顺路上的东安小区走访,这座小区共有8栋高层居民楼,均为保障住房。每座楼前都修建有无障碍通道,然而,如今不仅入口处被上了锁,而且中间的通道里还专门用铁链拦住。在4号楼前,一位上了岁数的老人拄着拐杖从楼道出来,却因为通道被锁,只好颤颤巍巍地从楼梯下来。“明明有好好的通道走不了,这叫啥事啊!”老人抱怨道。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居民告诉记者,这座小区建成于3年前,楼前的无障碍通道起初并没有上锁,但是自从去年12月开始,小区保障房管理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就给通道上了锁。“小区里有不少老人和残疾人非常不便。坐轮椅的老人出门,家人还得把轮椅从台阶上搬下来,特别不方便!”这位居民还告诉记者,为了此事,他们也曾找过工作人员反映,但对方却表示,此举是为了防止有居民将电动车搬到楼道里。
“搬电动车进楼道也是为了充电,因为车棚里的充电位不够用,经常没有位置!”居民王先生说。按照居民的指引,记者在小区的西南角和东北角看到了两座配有刷卡充电插座的车棚,里面停满了电动车,但其中不少车子虽然占据着车位,但实际上并没有在充电。
保障房办公室:
上锁为防止电动车进楼 特殊居民可凭证件领钥匙
随后,记者来到了位于小区内的东安小区保障房管理办公室。“之所以这么做也是基于安全考虑,实际上我们也很无奈!”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小区全是保障住房,目前共有4301户居民,每栋楼里有500多户,人口多,密度大。这几年,随着入住居民的增加,不少人会将电动车推进楼道里充电。有的为了图方便,甚至还从家里往楼道拉电线,既带来了严重的安全隐患,也占据了公共空间。为此,他们也采取过劝阻、贴通知和搬离等办法,但还是屡禁不止。
2017年12月,为了执行公安部下发的《关于规范电动车停放充电加强火灾防范的公告》中,严禁在建筑内的共用走道、楼梯间、安全出口等区域停放电动车或者为电动车充电的规定,同时也出于消防安全考虑,他们才决定将无障碍通道上锁。不过考虑到老人和残疾人等群体的需求,只要居民凭借证件即可来领取钥匙,目前多位居民都领取了钥匙。
说起居民反映的车棚充电位不足的问题,这位负责人则表示,增设车棚的事他们有计划,目前已经向上级部门提交了申请。至于占用充电位的情况,他们今后会加强巡逻,尽量避免类似情况发生。
(□本报记者 赵元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