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每逢中秋 想念母亲烙的糖饼)
每逢中秋 想念母亲烙的糖饼
本报讯(记者 崔帅)表皮酥脆,撒上芝麻,内里裹着红糖,一口咬下去,香甜的口感裹挟着儿时的中秋记忆悄然而至。
“我老家在农村,小时候过中秋,没条件吃月饼,我们那时最爱吃的就是母亲烙的糖饼。”今年55岁的市民赵秀英回忆起儿时,嘴角不由泛起深深的笑意。
“记忆里中秋节的早晨,我们几个孩子都是被芝麻香熏醒的。等我们下炕,母亲已经把芝麻炒好了,她会分给我们一人一小把熟芝麻一小把红糖甜甜嘴巴。然后活好面团,揪成一小团一小团,用擀面杖擀成满月的形状,贴在大锅边沿,两面焦香变脆就熟了。”赵秀英说,她至今还能想起,自己把热乎乎的糖饼在左右手里颠来倒去,就是不舍得等晾凉再吃的模样。
赵秀英表示,在老家,除了除夕夜,一家人聚得最整齐的时候便是中秋节,在外打工生活的人都会回来聚聚,吃上一块自家做的糖饼。
“虽然自制的糖饼不及月饼那般好看,但母亲总有办法,她会用大料在饼皮上盖上‘花儿’,这是我们家独一无二的象征,寓意着团圆美满、和和美美。”赵秀英说,母亲在她出嫁前就教会她如何烙糖饼,直到现在,每年中秋她都会给孩子们烙上几盘糖饼,一来希望母亲的手艺能够继续传承下去,二来也是保持老家的中秋习俗。
“现在生活好了,想吃什么样的月饼都能吃到,但在我心里都比不上母亲烙的糖饼,遗憾的是母亲去世了,那香甜的味道只能在心中回味了。”赵秀英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