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由全国污泥处理处置促进会主办的“第四届CAB污泥探索之旅——河北行”在秦皇岛隆重召开,多位环保行业领导、专家齐聚一堂,探讨污泥处理处置技术与发展问题。
本次活动以“绿色与智能污泥技术”为主题,来自相关国家主管部门、中国水协、河北水协、广西水协、中科院地理所、秦皇岛排水集团、中国环境保护集团、天津创业环保、中持绿色、景津环保、中科博联、北京排水集团、首创污泥、E20研究院、北京易可富特等27家会员单位共40余位领导和代表参会。
据悉,环保标准的提高、执法的从严,暴露了我国环保产业发展处于相对滞后的阶段。在今年第一批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回头看”中,一些省份非法倾倒、处置污泥、各种形式的“假整改”,使很多地方政府官员被依法问责。行业专家指出,多数问责的地方主要问题在于政府监管不严,污泥处理处置技术不完善,运营疏于管理,导致污泥无法进行处理,处理后无处消纳。
“污泥处理需要各部门协同合力,不能仅靠污水处理厂单打独斗。”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排水专业委员会主任、全国污泥处理处置促进会会长杨向平在座谈会上说指出,污泥工程的顺利运营需要以政府作为支撑、企业通力协作、运用稳定成熟的无害化处理工艺、良好的污泥产物出路,使“污泥从土地中来还应回到土地中去”,构建一条从处理到处置的完整产业链。
本次第四届CAB污泥探索之旅活动还包括两个项目参观,分别是北控(秦皇岛)水务有限责任公司新区污泥处理厂和北京中科博联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的河北省卢龙县污泥智能好氧发酵工程两个项目,杨向平向记者介绍,这两个工程代表了秦皇岛污泥处理处置好氧工艺、厌氧工艺两种技术路线在国内均处于领先地位。
在15日晚举行的座谈会上,多位环保行业领导、专家齐聚一堂探讨了污泥处理处置技术与发展问题。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环境修复中心主任、研究员、全国污泥处理处置促进会副理事长陈同斌接受采访时表示,随着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化进程持续推进,国家对环境治理的重视程度不断增加,对目前我国存在的污染问题进行了更严苛的规定与限制。在此背景下,环保装备行业必将迎来良好的发展机遇。而装备相关配套的工艺设备自动化、智能化是行业发展的一个必然需求。在污泥处理技术方面,陈同斌强调,成熟的污泥技术具有灵活解决个性化需求的标准化技术,是指被多数同行掌握和独立运行,并且能够做到长期稳定运行。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全国污泥处理处置促进会、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专业委员会等行业协会将积极发挥带头作用,积极督促落实污泥土地利用相关行业政策,促进打通我国污泥最终出路,宣传最新的污泥处理处置技术,解决污泥处理处置在装备化、产业化等过程中存在的难题。(燕赵都市报冀东版 记者张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