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 象
● 电动车、汽车停在盲道上
8月7日,立秋,微凉。
18岁的马博文一早出门去办事。马博文眼睛只有微弱的视力。他毕业于沧州市特教学校,现在在一家盲人按摩院工作。
走到市区维明路鼓楼上城小区附近时,马博文无奈地叹了口气——盲道又没法走了。
确实,小区楼下门市前的便道上,盲道被停在便道上的汽车、电动自行车占用,盲道已经形同虚设。
“盲道成了这样,视力健康的人恐怕都得小心翼翼地走,像我这种视力微弱的人,走起来更困难,而我那些盲人朋友,怎么能过得去呢?”马博文说。
如他所说,在沧州的街头,这样的情况并不少见。
在市区新华路与广场街交叉口附近,盲道被电动自行车、三轮车占用,便道上本来有供非机动车停车的地方,但因为电动自行车太多,有人就为图方便,把车停在了盲道上。
在维明路与清池大道交叉口,一些汽车就直接停在盲道上,而且一停就是一排,完全阻断了盲道。
● 路边设施打“擦边球”
一些地方的盲道上,立起了种种障碍。
在维明路与建设北大道交叉口东南角的便道上,一个通讯用的铁杆子,紧贴着盲道立在边上,而杆子下边的加固面,已经“侵占”了一半盲道。
“这也不知道是哪个单位立的杆子,恐怕根本没有顾及到盲道的问题,对盲人来说,走在这样的盲道上,很容易被绊倒。”家住附近的孙女士说。
不仅仅是这样,在离这条路不远的地方,有一座小铁皮房子紧紧贴着盲道。盲人如果真从这走,很可能会撞到这座铁皮房子上。
● 摊点摆到了盲道上
除了一些车辆或设施占用盲道外,还有一些市民在摆摊或者休闲娱乐时,也会占用盲道。
在建设大道旁的一家儿童服装店门口,店主为了吸引顾客,在店门口摆了一个铁架子,将儿童衣服挂在架子上,而这个架子已经“站”在了盲道上。这位店主称,自己并没有意识到这个事儿,只是觉得将衣服摆出去,能有更多人看到。
距离儿童服装店不到二百米的一家超市门前,摆放着几张桌子,很多市民围在一起,有的在下象棋,有的在打扑克,旁边还有一些围观者看热闹。这些市民表示,自己并没有意识到占用了盲道,把桌子搬出来,就是因为树底下凉快,还宽敞。
影 响
盲人平时不敢走
马博文在盲人里算是比较幸运的。因为他有微弱的视力还能看见一点儿东西,可尽管这样,他也曾经在走盲道时被磕绊过。
马博文说,有一次他沿着水月寺大街上的盲道走,想去两百米外的超市买点东西,沿着盲道走了一会儿,他撞上了一个东西。原来是一辆汽车停在了盲道上,所幸,他走得不快,腿伤得不严重,“不过当时我心里就咯噔一下子,吓了一跳。”
李会来是马博文按摩院的同事,他就没有那么幸运了。
一年前,李会来在按摩院附近的盲道上走路时,踢到了紧挨着盲道的一根杆子被绊了一下,摔倒时,砸倒了路边的电动自行车。他被倒下来的车把戳到了头,额头被戳破了。幸运的是,当时有路人从此经过,把李会来扶了起来,又把他送回了按摩院。
在那之前,李会来也有走盲道碰上障碍物的情况,但没有像那次伤得那么严重,从那次之后,李会来基本不敢自己出门了,他从按摩院外出需要同事带着,从家里外出,需要家人带着,后来为了少给大家添麻烦,李会来基本上能不出门就不出门了。
“本来,如果盲道比较完整而且不被占用,盲人是可以自己出门去办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儿的。”在市区另外一家按摩院工作的盲人刘先生说,虽然他是残疾人,但是并不想给家人和社会添麻烦。这些设施被占用,他很难独自出门,很多事就得靠家人帮忙。“这不仅仅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不便,更多的是,给我们心里带来了伤害,有的时候,我会觉得自己是个废人,出了家门连几百米的路自己都没法安全的走完。”刘先生说。
据了解,盲人行走时需要在脑海中不断构图,凭借脚下的感觉和听觉去构建一幅立体画面,手中的盲杖就像探测器一样,随时查看1米之外的路况。当这个画面中的某一个点出现障碍时就要绕行,而这个出现障碍的点便会长久地留在这幅立体画面中,下次他们很可能不敢再从此处通过。正因如此,盲道上的障碍物导致诸多盲人不敢再走盲道。
说 法
市城管局、交警支队:欢迎举报 及时清理
盲道被占,有没有哪个部门管管呢?
针对占用盲道的现象,沧州市城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对于摊点以及市民下棋等占用盲道的情况,他们发现后会及时疏导、清理,也希望市民发现这种情况后,及时拨打城管热线12319进行举报。
对于机动车占用盲道,沧州市交警支队相关负责人表示,占用盲道属于违法停车行为,交警一旦发现这种行为,将对车主进行违法处理。为了减少和杜绝这类现象的出现,交管部门将在各路口加大交警巡查力度,保证盲道的畅通。
声 音
沧州市盲人协会主席张娜:莫让盲道成“杀手”
盲道是一座城市文明的标配,对每一个需要使用盲道的人来说,这条路都是“刚需”。但种种原因导致盲道上障碍重重,让盲人不敢走盲道,盲道变成了摆设。
沧州市盲人协会主席张娜表示,盲道被占是个老话题了,对盲人的出行问题,国家一直很重视,要求所有城市公共道路必须建有盲道。但在实际生活中,很多市民根本没有这个意识,自行车、汽车、小摊等占用盲道的情况屡见不鲜。
“现在残疾人走盲道不但不安全,反而有危险,走着走着被悬在盲道上的铁丝划破脸,或者碰到汽车没法走了,甚至走着走着掉进下水道了,这些情况屡有发生。盲道不但起不到指引盲人走路的功能,反而成了‘马路杀手’。”张娜说,盲道建设也存在很多不规范的情况,一些地方的盲道往往是根据道路的走向来铺设,却忽略了盲道对于盲人的实用性,“建设者不使用,使用者没发言权”,以至于出现了盲道上立杆子等情况。
“沧州目前有一万多名视力残疾人,盲道被占用和建设的不规范影响了他们的生活;对于国家来说,盲道建起来却没法用也是一种巨大的浪费。”张娜呼吁有关部门切实对此情况进行治理,同时也希望在盲道设计和铺设阶段能够让作为使用者的盲人朋友参与其中,以切实让盲道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记者 张 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