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新闻网-衡水日报讯(特约通讯员樊加伟)今年以来,衡水市冀州区北漳淮乡以农业增效、农村增美、农民增收为发展目标,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乡村特色旅游,力促“农旅互动”良性发展,全面助推乡村振兴。
建设特色农业园区,打造“农旅互动”平台。该乡将发展现代农业园区作为提升现代农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抓手,以发展特色生态农业为重点,着力打造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目前,总面积达1.129万亩的北漳淮乡现代农业园区拥有龙头企业3家、新型经营主体26家,基本形成了以中药材、速生林、奶牛养殖为核心的“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区”和以特色种植、生态养殖、苗圃观光、休闲观光为代表的农业特色园区。其中,特色种植区辐射面积3940亩,种植大蒜、莲藕、早熟有机葡萄等;生态养殖区占地3100亩,通过“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形成“玉米种植——饲草青储——奶牛养殖——沼气取暖——肥料还田”循环经济产业链;苗圃观光区占地3850亩,重点打造润园樱花园,种植樱花、海棠、郁金香、红橡、榆叶梅等观赏性树种,丰富旅游内涵,助力美丽乡村建设;休闲旅游区占地400亩,以田园棉文化园为主,将文化产业、商业、旅游业融为一体,展示农耕文化。
引进特色农业产业,筑牢“农旅互动”根基。该乡在农业高效化、产业化上下功夫,着力调整农业种养结构,力促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截至目前,该乡累计完成了1300亩金树园林科技有限公司林木种苗基地、国际花木城650亩樱花观光园建设,发展银杏、海棠园550亩,银杏、山楂园260亩;总投资3000万元的东平奶牛场一期工程已经建成,并顺利实现与中鼎牧业的对接合作。同时,该乡依托资源优势,加大农业招商力度,先后引进了一批农业龙头企业,培育了一批农业重点项目。其中,衡水金湖交通发展有限公司流转土地1060亩,种植白蜡、法桐、国槐、银杏等观赏苗木;东平奶牛养殖场流转土地3000亩,用于养殖场建设及牧草种植,着力打造集“饲草青储——养牛沼气——肥料——种植”于一体的生态循环产业链。
发展特色乡村旅游,激活“农旅互动”活力。该乡以“农旅互动”为抓手,积极发展特色乡村旅游产业。其中,位于北漳淮乡现代农业园区的休闲旅游园区占地400亩,以田园棉文化园和郁金香生态园为主体,集中展示“农耕文化”。同时,该乡还积极统筹红色文化、民俗文化,大力发展集观光采摘、红色教育、民俗体验为一体的特色乡村旅游业。其中,北内漳村以建成的冀鲁豫边区省委党校纪念馆和谋划建设的村史馆、秦力真纪念馆为核心,全力打造“红旅小镇”;肖家庄村以千亩梨园为依托,全力发展观光旅游、皇冠梨采摘乡村旅游产业,带动农民年增收近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