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人您在哪?鲜花已备好想当面致谢!”
62岁老人寻找救命恩人
他街头突发心梗 俩小伙5分钟“生死救援”
参与救人的两位小伙子身高在170至180厘米之间,20多岁
8月8日上午,62岁的“驴友”郭志英骑车刚到勒泰中心附近,心梗突然发作,出现室颤,情况十分危急。见状,过往行人纷纷主动上前帮助,有的拨打“120”,有的递上“速效救心丸”等药物……此时,两名身穿白色T恤,背黑色双肩包的小伙子迅速冲上前,进行了较为专业的5分钟急救,为随后医生救治郭志英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8月11日上午,在石家庄市第一医院(以下简称市一院)住院的郭志英生命体征已经平稳,他和家人备好了鲜花,希望能够找到两名小伙子,当面致谢。
俩小伙上演5分钟“生死救援”
今年62岁的郭志英是石市的一名骑行爱好者,身体一直比较硬朗,退休后便加入了骑行的行列,他最远曾行至一百多公里以外的邢台大峡谷。8月6日,郭志英通过朋友介绍加入了一支车队。8月7日,他们从滹沱河花海回来之后,又紧锣密鼓地准备第二天的行程。8月8日5时许,郭志英从家里出发,同驴友们一行17人会合后踏上了前往黄峪水库的路,享受着沿路的风景和骑行的快乐,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微笑。8时许,郭志英一行载兴而归,一路上驴友们也都断断续续地返回家中。当行至休门街与中山东路交叉口附近时,还有包括郭志英在内的6人仍骑行在返家途中。
9时30分许,休门街与中山东路交叉口附近像往常一样,行人不断,车来车往。郭志英一行正在通过红绿灯时,骑在队伍前面的孙淑敏忽然听到了一句“你们有朋友摔倒了”。说这话的是一名骑电动车赶来的热心男子。孙淑敏先是一蒙,便很快想到了可能是还在后面的郭志英,她赶忙和其他驴友返回去查看情况。
不远处,已经围满了行人,孙淑敏上前一看,还真是郭志英倒在了地上。他嘴唇发黑,不省人事,口中正含着一位路人送来的速效救心丸。更加危急的是,驴友张晖已经摸不到郭志英手上的脉搏了。此时,两位身穿白色T恤,背黑色双肩包的小伙子冲上前,其中一位摸了摸郭先生的颈部动脉,说了一句“摸不到了”。驴友们听了之后,急坏了。千钧一发之际,张晖凭着曾学习过的急救方法有节奏地按压着郭志英的胸部,并进行人工呼吸。一位穿T恤的小伙子则微微抬起郭志英的下巴,并用手垫着他的头部,打开其呼吸道。
“阿姨,我来,这力度不够。”另外一位小伙子接替张晖继续对郭志英进行心肺复苏。只见他每30次按压为一组,每一组都做得有节奏,有力度,急救动作非常专业。一直用手垫着郭志英头部的小伙子则在一旁,指挥张晖在一组心肺复苏完成之后,立即对郭志英进行人工呼吸。紧张的三组心肺复苏完成之后,郭志英终于有了反应,他突然睁开了眼睛。此时,一直进行按压的小伙子已经大汗淋漓,后背完全湿透了。在看到郭志英情况好转后,小伙子并没有停止,而是坚持做到了第六组心肺复苏。约5分钟后,救护车赶到。小伙子没有立即停止施救,看到郭志英状态较差,他赶忙又进行了几次按压,直到医护人员接手。医护人员立即对郭志英进行了除颤,随后将他送至市一院进行救治。驴友们终于松了一口气,激动地连连对两名帅小伙儿表示感谢。“没事,没事,遇上了就应该出手相救。”两名小伙子只留下了这样一句话便悄悄离开了,直至他们高大的背影消失在人海中。
抢救及时 花甲“驴友”生命体征平稳
“他想吃烤红薯了,我去楼下买,我儿子和侄子正在里面照顾他呢。”8月11日上午,在市一院的心血管内科三病区重症监护病房外,郭志英的妻子曹女士对记者说。在病房里,看到记者的到来,郭志英热情地打着招呼。“现在,我恢复得很好,8号晚上就在‘驴友’群里跟大家聊开了,感谢大家的帮助,更要感谢那两位好心的小伙子。”郭志英说,8月8日4时许,他曾感到后背抽筋似的疼痛,但时间很短,情况不严重,很快就过去了,到5时许已无大碍,所以就去骑行,没想到出了事儿。
此时,市一院心血管内科三病区主任刘金波来给郭志英做例行检查。刘金波介绍,郭志英在被送到医院后,他查看了其心电图,为急性广泛性前壁心肌梗死,提示供应心脏最重要的血管完全闭塞,随时会有生命危险。由于病情危急,需紧急开通血管,接受紧急冠脉造影术。郭志英又被送往导管室,刘金波为他进行了介入手术,疏通血管的导丝通过了堵塞血管,球囊扩张,血流恢复通畅,患者症状缓解。接下来,刘金波又在郭志英前降支置入支架。随后,郭志英被送到了心血管内科三病区重症监护室。
据刘金波介绍,冠心病、心脏病等人群极易出现心跳骤停,黄金抢救时间就是4到6分钟,如果超过10分钟,即使心脏复苏成功,脑细胞也已大面积死亡。幸好他病发在中山路上,救护车可以及时赶到并进行救治,也多亏了他的“驴友”和那两位小伙子,他们急救意识很强,给他做了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两位小伙子几分钟的胸外按压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动作十分到位,急救得很及时,为他赢得了存活时间。”刘金波说,如果没有他们的这几分钟及时救治,老人当时就没命了。“目前,我们已经给他做了心脏支架手术,手术过程很顺利,他的各项生命体征都非常平稳,但还需观察几天才可以确定是否脱离生命危险。”
“恩人啊,您在哪里?鲜花已备好,我们要向您当面致谢!”
“小伙子,谢谢你们救了我的爱人,挽救了他的生命;要不是你们,我的丈夫估计就变成植物人了;要不是你们,他现在跟我讲话都讲不了了。非常感谢你们,我和家人一直在找你们,可惜一直没有找到。恩人啊,你们在哪儿?鲜花已备好,我们要向您当面致谢!”说到这里,曹女士的眼圈红了。
据当时在急救现场的郭志英的驴友们介绍,参与救人的两位小伙子应该接受过专业的培训,可能是医护工作者或者是在读医学的大学生。身高均在170厘米到180厘米之间,20多岁、长得白白净净、都背着黑色的双肩包、都身穿白色T恤。事情发生在8月8日上午,位于休门街和中山东路交叉口(勒泰中心)附近。希望知情者能够提供线索,帮郭志英及其家人圆了他们当面致谢恩人的心愿。联系电话:本报24小时新闻热线“96399”或“0311——88629242”。(记者刘琛敏、李惺 通讯员及涵旭、张子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