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市民田女士带孩子去狮城公园玩,见公园门口有卖泡泡棒的,就给孩子买了一个。孩子玩耍时,流出的泡泡水不小心碰到手指上,当时也没在意。回家后发现,孩子的几个手指头出现脱皮现象,有的甚至红肿,她赶紧带孩子去医院就诊。据悉,医院门诊上经常遇到这样的病例,除沾到手上外,有的还沾到脸上和身上。
记者走访发现,除了公园门口,一些小超市内也出售这种玩具,形状不一,有的是一根直棒,有的则是水枪样式。大多数外包装上没有生产厂家、合格证、成分说明等信息,属于“三无”产品,而很多店家对泡泡水的成分也不清楚。
市人民医院皮肤科医生介绍,泡泡水由表面活性剂、氢氧化钠、甘油和香料等组成,其中表面活性剂细分种类很多,如洗衣粉中也含有表面活性剂,但在剂量和种类上会有严格的要求。有一些不法商贩,为了追求吹出的泡泡更大、时间更长,使用过量的表面活性剂,甚至添加工业用碱。这样制作出来的泡泡水含有一定毒性,孩子皮肤娇嫩,流到手上如果不及时洗掉,很容易腐蚀皮肤。
在此提醒家长,给孩子购买玩具时,一定要购买正规产品,叮嘱孩子玩泡泡水时,不要误饮和接触皮肤。
记者 康学翠 实习生 许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