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沟
污水经过粗格栅过滤
厌氧池中有大片的污物漂浮在水面
洗衣做饭,洗漱冲厕,每家每户每天都会产生“脏水”。这些“脏水”通过下水管道,流到一块儿汇成了城市污水。这些污水流到哪里去了?它们需要经过怎样的处理才能被利用?
带着这样的疑问,近日,记者走进沧州市运东污水处理厂,探访污水变清的神秘之旅。
物理处理
污水过“筛”
沧州市运东污水处理厂位于新华区鞠官屯村东。
“排放到我们这里的污水主要是居民生活用水。”沧州市运东污水处理厂的技术人员王铁柱说,“沧州有两个污水处理厂,一个是运西污水处理厂,另一个是运东污水处理厂。以运河为界,运河以西的污水流到运西污水处理厂,运河以东的污水流到运东污水处理厂。”
王铁柱说,沧州市的两个污水处理厂主要收集市政污水管网生活污水。沧州市运东污水处理厂日处理污水量六七万立方米,加上地表水和雨水,沧州市运东污水处理厂一天最高处理污水量为10万立方米。这些污水经过处理后,可以再利用。”
王铁柱边说边带着我们在污水处理厂“游览”。我们先来到了污水处理的第一道工艺处:物理处理。
在污水进水口处,记者看到,这里有两组粗格栅,冒着臭味夹杂着许多污浊物的污水流经这个格栅,许多大块的漂浮物被挡住了。
“污水通过地下市政管网汇流到污水处理厂进水井里。”王铁柱告诉记者,污水流到这后,要进行污水预处理,也就是物理处理,也称一级处理。
污水流到此处,一些塑料袋、木块、砖头瓦块、杂物等大一些的杂物通过间隙为20毫米粗格栅“捞”出去。
仅这一步还不够。记者了解到,污水经过粗格栅过滤后,接下来再经过提升泵房,将污水提升到一定的高度后,按照水由高向低的自然流向,让水流到细格栅处。
我们登上一个小爬梯,走上一个平台,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大型的提升泵房,在泵房下面有4个大的流水渠,在流水渠的进水口处,有细格栅拦截污水中的污物。
“经过粗‘筛’的污水,再经过10毫米的细格栅进行有效地拦截,把一些细小的固体垃圾和其他一些漂浮物再过滤一遍。”王铁柱说,“污水经过两道‘筛子’过滤后,拦截了一些固体垃圾和杂质,大大地减少了污水处理后续的负荷。经过初步处理后,污水进入沉砂池。污水经过沉砂池上部的搅拌机搅拌推移,进入一个砂斗内。污水进行砂水分离后,再进行下一步的处理。”
生化处理
“吃掉”污物
生化处理是污水处理的核心部分,这一部分是通过池中的微生物和有效细菌,处理掉水中有毒物质。
在污水处理的第二阶段,记者看到有实时监视仪表。工作人员通过查看实时监视仪表,一些相关数据便一目了然了。
经过“筛”后的污水,在颜色上仍很浑浊,泛着恶臭。怎样将这些看不到的“微生物”污物“铲除”呢?王铁柱说:“氧气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一级的处理有两个阶段:厌氧、好氧。”
污水处理厂设有厌氧池和好氧池。记者看到了8个大池子。这8个池子以一个小桥分为分界线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4个方形池子组成的厌氧池,另一部分是4个椭圆形池子组成的好氧池。
污水最先进入厌氧池。在厌氧池中,大量的污泥絮体混合在污水中,污泥絮体中含有无数微生物组成的菌胶团,厌氧反应就是在无氧条件下,利用厌氧的微生物,让污水中的一些有毒物质“吸附”在菌胶团中,达到生化作用。之所以叫它厌氧池,是因为里面没有氧气或氧气很少。厌氧池通过厌氧菌去除一些有毒物。
经过厌氧处理后的污水,会进入氧化沟,进行好氧处理。
在好氧区,污水里的一些微生物和有效细菌经过充氧后,它的活动会更加活跃。
污水经过好氧处理,由喜好氧气的微生物,再“吃”掉污水剩余部分的有害微生物。为了创造有氧条件,在氧化沟的底部安装了微孔曝气设备,在这里,污水需要曝气设备在水底不停地对氧化沟鼓风打氧。
经过厌氧、好氧两道关卡,污水中的大部分污染物质被“杀”掉。水的颜色仍浑浊,但臭味减弱了。
深度处理
污水变清
经过氧化沟处理后的污水进入终沉池。随着水的进入,部分经过沉淀的清水溢出,直接流向出水口。
污水经过环形的外圈打着“滚”,慢慢流入终沉池,在终沉池经过多次流动沉淀后,污泥和水分离出来。
污泥被两层过滤布紧紧夹住,行成“饼”状,经过带式脱水机再加工处理后,实现二次利用。
污水经过厌氧和好氧两个阶段后,与污泥“分道扬镳”,绕过环形“池道”最后进入再次处理阶段。
接下来的处理才是深度处理。来到这儿的污水通过与混凝剂混合反应,水中的悬浮颗粒和胶状物质凝聚成絮体,然后再进入沉淀池,净化、分离,最后进入滤池过滤。
经过深度净化的污水“改头换面”,水质达到了国家一级A类排放标准。
它们可以开启新的征程了:一部分经过沧浪渠进入渤海湾,另一部分输送给一些企业,用于循环再利用。我们使用后的生活废水,通过物理处理,生化处理,深度处理后,就完成了污水变清的“神秘之旅”。(记者邓晓燕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