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安全出行,切勿疲劳驾驶)
2018年7月31日,高速交警涿州大队三中队民警巡逻至定兴服务区,发现一辆红色小型货车一头扎进服务区绿化带,卡在石阶上不能动弹。
执勤民警见状立即上前查看,发现货车底部受损严重,所幸驾驶员并无大碍,民警随后联系救援车辆前往事故现场。经了解,驾驶员王某行车过程中感觉有些困乏,就想到服务区稍作休息,谁知由于过于疲劳,没能及时观察前方环境,便一头扎进了绿化带。
交警对驾驶员王某进行了严厉的批评教育,王某表示,一定吸取教训,再也不疲劳驾驶。
高速交警提示:夏季天气炎热,驾驶室内温度过高,驾驶人很容易感到精神疲倦,视线逐渐变得模糊、思维变得迟钝,尤其午后行车极易瞌睡。因此,行车过程中应保持驾驶室空气畅通,出现疲劳驾驶时应及时停车休息,不得勉强驾驶车辆。
疲劳驾驶猛于虎!
看一下夏季疲劳驾驶发生事故的原因
1疲劳驾驶易发生事故时段
2、夜间驾驶司机俗称“红眼司机”,就是休息不够疲劳驾驶
驾驶人在长时间连续行车后,会产生生理机能和心理机能的失调,而在客观上出现驾驶技能下降的现象。
疲劳驾驶会影响到驾驶人的注意、感觉、知觉、思维、判断、意志、决定和运动等诸方面。
疲劳后继续驾驶车辆,会感到困倦瞌睡,四肢无力,注意力不集中,判断能力下降,甚至出现精神恍惚或瞬间记忆消失,出现动作迟误或过早,操作停顿或修正时间不当等不安全因素,极易发生道路交通事故。
3、夜间疲劳驾驶发生事故的70%以上为货运车辆
有数据显示,往年夏季夜间发生的事故大部分与货车有关。特别是夜间货车疲劳驾驶和低速行驶,就像是行驶在高速公路上的一枚“不定时炸弹”。
夜间是容易犯被困的时间,因而事故多发,且以行进间直接追尾事故居多,往往后果比较严重,车毁人亡时有发生。
关于疲劳驾驶还有法律法规的: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二十二条第(二)款规定:饮酒、服用国家管制的精神药品或者麻醉药品,或者患有妨碍安全驾驶机动车的疾病,或者过度疲劳影响安全驾驶的,不得驾驶机动车。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六十二条第七项规定,“连续驾驶机动车超过4小时未停车休息或者停车休息时间少于20分钟”将受到处罚。
疲劳驾驶真真的不是小事!疲劳驾驶造成的事故已经屡见不鲜了,那么如何预防疲劳驾驶呢?
希望每一位驾驶人都能够了解到疲劳驾驶的危害,破除侥幸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