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里竟爬进一只蜘蛛 太可怕了
夏季蚊虫“横行”,小心耳朵变成“杂货铺”
专家提醒:耳朵进异物切勿盲目处理应及时就医?
耳道蜘蛛。
耳道异物。
高国钰为一名患者清理耳道异物。
当您躺在沙滩上眺望大海、躺在草原上仰望天空或者在公园里纳凉享受当下的安逸时,殊不知,一些“危险”正悄然逼近。夏季蚊虫“横行”,各种虫子向人们发起了“攻击”,蚊子、蜘蛛、蝎子等纷纷出动。可不要认为蚊子只会咬人,蝎子只会蜇人,这些在平时看似不起眼的小动物,一旦进了人的耳朵,就要引起重视了。
耳朵里竟有一只蜘蛛在蠕动
“我也不知道耳朵里面居然会爬进蜘蛛,小豆粒般大的蜘蛛,它是怎么进去的呢?”家住长安区的王女士说,如今想起此事,依然有些后怕。
据王女士回忆,前几日,天气比较凉爽,晚饭过后,她和丈夫带着孩子以及自己家中一岁大的泰迪去小区旁边的公园散步。走着走着,6岁的女儿抬起头,看着天上闪闪发光的星星,顿时就走不动路了,“妈妈,我想要躺在草坪上数星星,听你们给我讲故事。”
终究,王女士还是拗不过孩子,一家三口躺在草坪上,你一句我一句地讲着萤火虫与星星的故事。突然,王女士皱起了眉头,她捂着耳朵对丈夫说:“你快看看我的耳朵,好像爬进去了什么东西,痒得不行,而且还老有声音。”王女士的丈夫急忙打开手机上的手电筒,但并没有看到有什么东西,可王女士依然表情痛苦地捂着耳朵,看到妻子那痛苦的神情,他感到事情不妙,立即将王女士送到了河北省胸科医院就诊。
“当时也没有什么感觉,就是感觉耳朵里面有些堵,而且一阵一阵地痒。”王女士说,以前去公园里玩也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身边的人也很少见。接诊的耳鼻喉科主任高国钰仔细询问之后,猜测可能是耳朵里面进了异物。
果不其然,经耳内窥镜检查发现,耳朵里面竟有一只活蜘蛛,随后,高国钰用镊子将其取出,因取出及时并没有造成严重后果。
当看到从自己耳朵里取出来小豆粒般大的蜘蛛时,王女士惊呼:“太可怕了,我从小就害怕蜘蛛,没想到蜘蛛竟然还爬到了我耳朵里,它是怎么爬进我耳朵里的,还好没有咬我。”
夏季蚊虫“横行” 进入外耳道几率增加
“夏天虫子多,而且人们习惯晚上去公园纳凉,最近因为小虫子进入外耳道前来就诊的患者就比其他季节更多一些。”高国钰说。
据高国钰介绍,前不久的一天,一名30岁左右的男士慌慌张张地走进了诊室,他一直说耳朵疼,但不知道里面有什么东西。“在耳内窥镜的探测下,没想到竟然发现里面有一只小拇指指甲盖儿大小的蝎子,当时那只蝎子还在耳朵里面爬行,虽然从医这么多年会遇到小虫子进入外耳道的患者,但这次看了以后都感到毛骨悚然。”高国钰说,她当时想要拿镊子将蝎子取出,但是夹一下蝎子,它就会蜇患者一下。“当时我都不敢下手了,后来叫来了我们科室一位男医生过来才将蝎子取出。”
“除了耳朵进入异物外,有些小孩不懂事,玩的时候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有时候还会把一些东西塞到耳朵里。”高国钰说,“前几天,一位母亲带着4岁的儿子来到我们科,她说她儿子平时活泼机灵可爱极了,可最近发现孩子有些不太对劲,没以前那么活泼了,而且经常去抓耳朵,像是极不舒服的样子,而且总是说听不太清东西,然后,我在孩子的耳朵里面竟然取出来一张小纸屑。”当时,孩子母亲也不知情,问孩子纸屑是如何进去的,孩子也不知道。高国钰猜测,纸屑可能是从书角上撕下来的,估计是其他孩子跟他闹着玩的时候放进去的,因此孩子对此并不知情。
耳朵进异物切勿盲目处理应及时就医
高国钰提醒,耳朵里面如果进了小虫子,在耳朵里面会有“呼噜呼噜”的声音,并伴随着瘙痒的症状,严重的会有疼痛的感觉,发现耳内进了小虫子一定要及时就医。“虫子爬进耳朵纯属偶然,误打误撞,它进入耳朵后会自己设法爬出,但它并不知道自己爬入了一个‘死胡同’,小虫子可能会自己爬出来,但大虫子由于不能后退往往会滞留在里面,如果一直往里爬,可能会导致鼓膜穿孔,然后进入中耳,那时就只能通过手术将其取出了。”高国钰介绍,鼓膜穿孔可能还会听力下降,严重可导致耳聋。
同时,高国钰还提醒,发现耳内进了异物不要紧张,尤其是儿童,尽量不要掏挖,更不要用民间一些不科学的方法将异物取出,否则会有严重的后果。“耳道不是直的,自行掏挖很容易把异物推进耳道的深处或嵌顿在耳道的狭窄部位,增加取出的难度,同时也有可能损伤外耳道及鼓膜,引起严重并发症。”高国钰说,一般的外耳道异物在门诊就能解决问题,但是异物嵌顿或者引起鼓膜穿孔并进入鼓室或因患儿不能配合,需要在全身麻醉下才能完整取出异物。
高国钰介绍,如果外耳道异物为昆虫类,可应急往外耳道内滴入植物油,如香油等,可以使动物窒息死亡,从而以减轻因动物活动而造成的痛苦,同时也尽可能的避免了鼓膜穿孔等其它严重并发症。
成人不要老拿棉签掏耳朵
高国钰提醒,外耳道异物重在预防,成人不要养成老拿棉签甚至笔芯、火柴棍等掏耳朵的习惯,既容易残留异物,也容易一不留神插入过深损伤鼓膜。夏季户外活动增多,不要在草地上小憩,不要在路灯下长久站立。尽量远离蚊虫多的地区,不要躺在草坪上、保持家里卫生。
孩子好动而且好奇心又重,经常会有往耳朵塞入异物或模仿家长用东西掏耳朵的行为,所以家长平日照顾孩子的时候一定要细心,要加强对孩子的看护,教育小孩不要将细小物品放入耳内,容易引起危害的小物件要放好,不要让小朋友随意触及,尽量不要给孩子穿带有小珠子等小物件的衣服。而且,平日里不仅要注意观察孩子是否有往耳朵塞异物的倾向,发现异物及时取出,还要注意孩子的表现症状,若孩子表示耳朵不舒服或老是挠耳朵,此时最好带孩子上医院就诊,不要自行掏耳。
儿童要预防外耳道异物 鼻异物
“儿童除了要预防将异物塞到耳朵里外,还应该预防塞到鼻子里。”石家庄市人民医院耳鼻喉科副主任医师李广盛介绍,“前几天,我们科室就接到了一名将积木塞到鼻子里的小患者,最后我们找来一根类似钩针的工具,伸进他的鼻孔里,将积木钩了出来。
李广盛建议,家长对待孩子鼻腔异物现象要做好注意和预防,主要是避免接触如纽扣、豆类、橡皮、小零件等容易造成鼻异物的东西。一旦孩子出现鼻异物的情况,可用以下方法自救:3岁以上儿童及成人,可用手压住无异物一侧鼻孔,使劲儿出气,能使异物排出,但3岁以下儿童不可采用此法,以免将异物吸入;用棉絮或者其他物品,刺激鼻子打喷嚏;异物较浅,可尝试用镊子轻轻夹出,若异物较深,特别是圆形的异物,切不可用镊子去夹,以免越来越深,推向鼻腔深部,或坠入声门。当以上方法无效时,应立即就医,就医过程中保持冷静,禁止用鼻腔呼吸和用力回吸应改用口呼吸。(文/图记者李惺 通讯员及涵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