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凌晨4时30分,赶在环卫工人上班前半小时,衡水市环卫处清扫队的管理员陈淑敏就到达了自己负责的路段。“看看有没有成片垃圾或沿街撒漏的沙石泥土,瞅瞅哪块儿工作量大,心里有数才能领着大伙儿把路面打扫得干干净净。”陈淑敏说。
从环卫工人到管理员,陈淑敏已经在环卫岗位上工作了17个年头,始终没有离开过清扫工作的大扫帚,她用质朴、坚韧、勤奋和专注诠释着自己的选择:干就无怨无悔地干好!
2001年,为了减轻家庭负担,37岁的陈淑敏扛着一把扫帚成了“扫大街的”。虽然有人不理解,有人看不起,但她的腰板始终挺得直直的,干起活儿来一丝不苟,“不偷又不抢,有啥好怕的。”大扫帚默默地挥舞了5年之后,2006年,因为工作尽心尽责,她被队长推荐为环卫管理员。
一般人眼里,当管理员肯定比环卫工人轻松许多,但陈淑敏当上了管理员,却比以前更辛苦了。负责10多公里的路段、管理着40名清扫工人,一开始,陈淑敏晚上睡觉都不踏实,总怕街道扫不干净让人说闲话。为了干好,她每天凌晨4时准时起床,4时30分就赶到负责的路段,既检查清扫质量,又和清扫工人一起清理垃圾较多的路段,遇有新上岗的工人,她还边清理边教给他们一些经验和技巧。当管理员12年来,她和环卫工人一样没有节假日、双休日,风里雪里奋战在大街小巷。
环卫工人每天清扫街道,难免与沿街门店业主和小商小贩发生磕磕碰碰。每次遇见这种情况,陈淑敏总是两头做工作,以理服人,化解了多起矛盾。一次,环卫工人在一门店前清扫便道,三轮车就在旁边停着,门店店员却随手把垃圾倒在地上,垃圾随风刮得到处都是。环卫工人当时就急了,眼看就要发生冲突,陈淑敏赶紧过去,劝说环卫工人不要闹情绪,任劳任怨干好本职工作。回过身,她又劝店员要尊重他人的劳动,店员也意识到自己做的不对,给环卫工人道了歉并帮着把垃圾清理到了三轮车上。
无论是工作上还是生活中,陈淑敏关心着自己班组的每一名环卫工人。一次,一位上早班的环卫工人车轮爆胎了,不仅没法儿清理垃圾,因为随身没带着钱,家也没法回了。陈淑敏了解情况后,赶紧调来临近职工的三轮车帮她倒垃圾,又联系修车师傅修好车,还给她买早饭、端热水,让她高高兴兴地投入到上午的清扫工作中。有一年一名环卫工人的爱人在工地上受了重伤,卧床不起,这对于普通打工家庭来说是一个沉重打击。年根儿底下,陈淑敏挑选了几件自家孩子比较新的衣裳,带着一袋米一袋面,又买上几十斤大白菜送到她家里,帮她解了燃眉之急。
说起来,陈淑敏做的都是平凡细小的事情,但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这些小事让她赢得了工友们的认可,大伙儿相处起来其乐融融,干起活儿来仔细利落,评优活动中她的班组多次名列前茅。对此,陈淑敏说:“是大家用汗水换来了城市洁净。看着咱衡水越来越好,我们虽苦却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