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怕一万就怕万一”,虽然是句俗语,却蕴含深刻哲,它适用于人生,适用于奋发进取。一万次并不可怕,怕的是万里有一,哪怕一次疏忽大意,哪怕一次违章违纪,就可让九千九百九十九次付诸东流,前功尽弃;就能使一生平安的愿望,化为泡影,离你而去。所以,为了消灭这一次,为了根除这“万一”,我们必须一万次提高警惕,一万次不遗余力,把岁月的每时每刻打造成巍巍长堤,将生命的每分每秒熔铸为铜墙铁壁,即使“万一”如洪水猛兽,在“一万”面前也不过如苍蝇碰壁,一败涂地。
处身风云激荡的改革时代,底线思维是武装头脑的必需品。底线不仅是衡量个人道德品质、法纪观念的“标尺”,更是实现人生“不出事”的警戒线。无论是八项规定、各项禁令,还是廉洁自律准则、纪律处分条例,什么事能干,什么事不能干,要求清晰明确,一看就懂,没有难以拿捏把握、容易失足误闯的模糊地带。守好这条“底线”关键要心存“敬畏”之心,只有时刻保持敬畏之心,才能抵制“万一”的诱惑,克服各种糖衣炮弹,真正实现人生的理想和价值。
敬畏法纪,常存律己之意。马克思曾指出:“我们现在必须完全保持党的纪律,否则一切都会陷入淤泥中”。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纪律面前没有特权,党纪国法的红线不能逾越。习总书记曾说:“领导干部要把对法治的尊崇、对法律的敬畏转化成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做到在法治之下、而不是法治之外、更不是法治之上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党纪国法不能成为‘橡皮泥’、‘稻草人’,只要违纪违法都要受到追究”。领导干部必须尊重法纪的神圣,心存敬畏、手握戒尺,拂去思想作风上的尘埃,抵制各种诱惑的侵袭,坚守“底线”、不踩“红线”,不偏“大道”、不失“小节”,始终保持党员干部的浩然正气和人格魅力。
敬畏人民,心系鱼水之情。“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敬畏之心须臾不可忘却。敬畏人民,就是作为掌权者的领导干部要对人民群众赋予的权力心生敬畏,既要严谨持重、毫不懈怠地运用权力去为人民谋利益,又要老老实实、诚诚恳恳地去接受人民群众对权力运行的监督。要把服务人民当作自己的使命,认真倾听人民的声音,虚心采纳人民的建议,放低姿态、兢兢业业、恪尽职守,尽最大的努力服务好人民,成为人民的“贴心人、知心人、暖心人”。
敬畏组织,恪守为民之责。“组织”是党的生命线。马克思曾说:“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只有在集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领导干部执掌着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作用非常关键,必须敬畏组织的纪律、规章,敬畏组织的监督、教育。要心怀感恩,感念组织的培养、教育和信任,坚持秉公用权、慎重用权,稳住心神、耐住清贫、经住考验,自觉做到忠于职守、履职尽责,用实际行动回报组织和人民的重托。(刘伟 河北省沧县黄递铺乡党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