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经党中央批准、国务院批复,自2018年起,将每年农历秋分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这是第一个在国家层面专门为农民设立的节日。”21日,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表示。(人民网6月22日)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加之历史性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不难看出,党中央和国家逐渐将目光聚焦到“农”字之上,9月23日这一天,中国农民将被赋予新的定义,也将被世界所瞩目。
中国农耕文化由来已久,在倡导以农立国的古代,“班春劝农”是各地州县官的例行政事。明代著名文学家汤显祖在其所作《班春二首》中如此盛赞农耕盛事,诗云:“家家官里给春鞭,要尔鞭牛学种田。盛与花枝各留赏,迎头喜胜在新年。”
当前正值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开局之年,“中国农民丰收节”的设立,不仅顺应了新时代发展的潮流,凸显了农民主人翁的地位,更鲜明的体现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敏的完美结合,展示了农村改革发展的巨大成就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胜决心。
无论是社会主义国家,还是资本主义国家,农民都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群体,尤其是以农立足的中国,无农不稳,无农不昌,农业是否稳,关系到的不只是农民和农村是否稳,整个社会是否稳,还关系到国家安全,关系到国家能否心中有底地立于世界。
“我们的家乡,在希望的田野上,我们的理想,在希望的田野上。”农民的希望和理想,都是那片土地、那片山水凝聚的情感寄托。“中国农民丰收节”不仅仅是农民的节日,更理应是整个国家和每个人民的节日。“面朝黄土背朝天”这是每位农民最真实的写照,无论收成好不好,丰收都是他们所期盼的,他们应当有这样一个节日,这是对农民的尊重、对农业的关注,让我们怀着一颗感念、祝福的心去迎接这个盛大的节日吧!(河北省吴桥县安陵镇人民政府 刘晓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