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以下简称“数博会”)于5月25日-28日在贵阳市正式举行,融尔集团中国区总裁楼诗柔受邀参加,此次数博会以“数据创造价值、创新驱动未来”为主题,定位于“全球视野、国家高度、产业视角、企业立场”,展示和分享大数据领域先进的技术产品,探讨大数据产业未来发展趋势,为全球大数据领域的企业、机构和专业人士提供展示舞台,当下,国内外数字经济正处于密集创新期和高速增长期,作为经济发展增速较缓的西部地区,贵州省以大数据作为数字经济的突破口,把发展数字经济作为实施大数据战略行动、建设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的重要方向,助推社会经济转型发展,描绘出一副大数据“钻石矿”的蓝图。

融尔集团以其先进的生物科研技术,在大数据的环境下,紧抓“互联网+”大数据发展趋势,结合西南地区社会、经济、文化特色,在西南地区成功打造了多个电商品牌,其中以旗下品牌聚媛坊成效最为鲜明,以大数据为手段融合创业服务、新商业新产业服务等服务联盟,打造新生态领域的商务合作平台,加速西南地区“互联网+”资源的聚集与发展,并向外辐射,作用于整个西南地区发展。

在演讲中,楼诗柔指出生物产业当前发展的前沿热点技术,生物经济正加速成为继信息经济后新的经济形态,对人类生活产生深远影响,并对生物产业发展方向作出详细分析:
1. 组学研究升级引领生命科学向系统化方向发展
生命科学的研究越来越倾向于生物学和医学研究的系统化,美国、加拿大等国家都出台了系统生物学领域的战略规划,加强系统生物学领域布局。系统生物学作为不断升级的组学研究概念,其学术与转化成果在国内开枝散叶,硕果累累,如上海生物信息技术研究中心负责的精准医学与国家生物医学大数据基础设施,北大生命科学学院发表的预测和可视化异常染色体三维结构与致病基因关系的数据库网站等。
2. 药物研发及疾病治疗趋向“个性化”
药物研发和疾病治疗掀起“精准医学”全球的热潮。2015年,奥巴马提议斥资2.15亿美元,开展美国100万人基因组研究的精准医疗计划。“个性化”的“精准医学”领域的相关技术发展很快,组学的整合研究有利于基于分子表型的疾病新分类系统的形成。靶向特异性药物是精准医学重要的应用领域。数据的标准化和大数据分析是未来实现精准医学的基础。基因测序和细胞免疫治疗也成为关注的热点,这些技术已被列入我国科技部发布的《“精准医学研究”重点专项2017年度项目申报指南建议征求意见稿》中。
3. 基因编辑技术的广泛应用引发全球热潮
近几年,随着基因编辑技术的逐渐普及,尤其是简便、廉价的第三代技术CRISPR/Cas9的出现,掀起了基因工程领域的新高潮。美国、英国等对基因编辑技术进行了新的尝试。目前在国际上对于CRISPR技术主要集中于对CRISPR系统基因编辑能力的改进以及对于其应用领域的拓宽两个方面。同时,对于CRISPR的替代技术也在研发中。

4. 颠覆性新技术渗透医疗器械领域
数字化和信息化是医疗器械的发展趋势,液体活检、3D打印、PET-CT等颠覆性技术的出现从根本上改变现有诊疗手段及医疗格局。液体活检的出现可以解决组织活检的局限性问题;近年来3D打印在生物医学中应用的研究成果层出不穷,3D生物打印技术优势突出;PET-CT将PET与CT完美融为一体,由PET提供病灶详尽的功能与代谢等分子信息,而CT提供病灶的精确解剖定位,一次显像可获得全身各方位的断层图像,具有灵敏、准确、特异及定位精确等特点,可一目了然的了解全身整体状况,达到早期发现病灶和诊断疾病的目的。
5. 大力发展生物智造产业
合成生物学的诞生使生物智造产业前进了一大步。本世纪以来,合成生物学研究发展迅速,已经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的成果,已经应用在制药、化妆品、食品添加剂行业,以及再生医学、废物处理(制造能在环境中降解有毒物质的细菌)、农艺学(监测土壤养分质量、开发生物传感器)等领域中。合成生物学已成为全球研发的热点领域,各国都相继出台相关政策、规划加强布局合成生物学。
6. 探索脑科学推动人工智能进程
探索智能、意识的人脑机理,认识人的行为和情感,创新脑疾病诊断与治疗,是二十一世纪科学的前沿领域。脑科学的发展重点众多,主要包括发展海量数据分析的方法,为处理脑数据服务。发展理论和计算神经学,尤其是大尺度的认知(包括记忆、决策、语言)功能脑系统计算模拟、跨层次(分子,细胞,多尺度网络,动态系统和行为)机制的分析。发展行为实验的测量方法,包括对脑疾病患者认知功能的定量测量及其标准化。发展计算神经学与类脑人工智能的交叉研究和应用,包括深度学习算法、智能机器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