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河北讯 慷慨昂扬的古典音乐响起,舞台帷幕上的灯光渐亮,青枝白墙、多个古代经典角色依次呈现在观众眼前。情感充沛的配音,鼓点鲜明的配乐,起承有序的剧情设计,结尾处一句“子龙速行,追兵我自当之。”掀起了观众们的情绪热潮,一场皮影戏演罢,观众席里爆发出了热烈的掌声。
皮影戏《子龙救阿斗》演出现场
是器文化皮影剧团团员正在操作皮影
现场观看皮影戏的观众们源源不断
12月23日,在第六届河北省特色文化产品博览交易会上,三个身材矮小的 “小大人”在展区舞台上演绎新创皮影戏《子龙救阿斗》。他们都是袖珍人,体型矮小,声音稚嫩,看起来像十几岁的孩子,但在他们演绎皮影戏时,眼中却闪烁着无比自信的光芒。
演出结束后剧团团员集体谢幕
潘春在展示皮影操作
潘春今年29岁,身高只有一米四左右,几个月前他和朋友们一起成立了是器文化皮影剧团,到现在已经演绎了百余场,剧团也一步步走入正轨。从事多年皮影艺术的他看起来精干利落,丝毫没有因为自己先天的病症而消极懈怠。他说:“我当时入行的初衷其实是为了讨生活,但没想到做着做着就喜欢上了皮影。现在的年轻人很少能耐得住性子来雕刻和表演,一张皮影的制作少则两周,多则一个多月,需要经过选皮、设计、雕刻、上色等多种环节,必须很用心,这个角色才能出来效果。皮影是有生命力的,你认真对待它,它就会加倍的回报你呈现出最好的状态。”
潘春手工制作的皮影
演出结束后,潘春和团员们繁忙的背影还在继续,剧团在现场组织了皮影体验活动,吸引了众多观众上台排队。潘春想着,不能光让观众们在台下看表演,要让他们亲手体验,这样感兴趣的观众会更了解皮影。前来体验的王女士说:“我们家孩子很喜欢看皮影,比动画片吸引力还大,也不伤害眼睛,还能让孩子多了解一下中国的传统艺术,以后如果有类似的剧目演出,我还会带孩子来看,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前来体验皮影的观众
通过这次在河北省特博会上的演出,让皮影艺术走入了更多人的眼中,潘春和团员们都感到很有成就感。关于未来,他们想多创作一些新的皮影剧目,比如:火焰山、哪吒闹海、金斧头等。潘春说:“老天关上一扇门的时候 必定给我们开一扇窗。皮影艺术让我有了一份实实在在的归属感,我会一直坚持下去把中国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