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月份,组织全员培训14次,参培人员达到4409人次;
特种作业井下初训72人,复训106人;
班组长初训34人,复训47人,重要岗位18人;
井口问询培训663人次,副总下基层授课108次,学习2160人次;
……
这一组数据,是羊东矿全力搭建培训平台,全面提升职工素质的真实表现。今年以来,羊东矿把职工素质提升摆上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把培训作为职工的最大福利,找准培训载体,创新培训手段,丰富培训内涵,大力实施素质提升工程,以培训促进职工素质提升,为矿井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保障。
以人为本 教育为先
“煤与瓦斯突出的有声征兆包括什么?”“响煤炮声,支柱折断声,夹钻顶钻,打钻喷煤、喷瓦斯。”“违章人员有哪些常见心理?”“侥幸心理、习惯性心理等。”这是11月1日,在该矿综掘区值班室开办“安全心理辅导班”互动学习时的一段问答。
羊东矿找准工作切入点,通过不断创新安全教育手段,培养“自我能安”的职工队伍,通过突出以人为本,进一步下移安全管理重心,创新建立了班组、党支部、矿党委三级职工思想网络分析机制、职工思想动态管理档案以及党政工团周三职工思想接待日机制,针对日常工作中个别职工心理产生的安全管理难题以及复杂心理情绪变化,推出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安全心理现场辅导”教育方法;采取干部进区队、入班组讲解、问答等互动学习方式,有针对性地解决专业班组难题;挑选部分经验丰富的政工师、专业骨干,开设“安全帮辅诊所”,积极为井下违章人员提供心理咨询,开展跟进辅导教育,引导并促使违章个人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各基层党支部建立起“心理辅导站”、“亲情联络站”,设置职工个人管理档案,及时掌握本区职工不同时期思想变化,做到“五清楚”;对个别因责任心不强发生“三违”的人员进行重点帮教。以浓厚的安全氛围感染人。该矿在“安全生产月”宣传教育等活动中,组织开展了“安全生产月”咨询日、“安全生产知识竞赛”、安全案例演讲、安全征文,组织干部职工开展“反事故、强管理、抓落实、保安全”大讨论活动,举办了警示教育牌板展览。他们还开展了安全党员责任制和党员身边无事故及安全案例巡回演讲、安全知识问答、安全承诺、安全宣誓、安全签名等活动。他们还印发了《安全文化漫画册》、《安全文化警句书法集》,并向井下一线员工送安全明信片、送反“三违”警示录光碟和“如何当好班长”光碟等。
健全机制 强化考核
“要进一步强化职工教育培训工作,通过教育培训增强职工的安全意识,提升职工业务素质”。在该矿年初行政工作会上,矿长孟宪营郑重强调。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羊东矿本着“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以“洗脑”的理念,把硬件设施和软环境相结合,理论培训和实物培训相结合,现场操作与规程标准相结合,在实际、实用、实效上下工夫,不断完善机制,严格考核,层层抓培训,人人抓落实。不贪多,不图快,只求精,按需施教,注重实效,保证培训效果。职工教培中心结合职工岗位实际,制定岗位培训计划,并下发培训人员通知单。在编写好培训教材的同时,加强教育培训教学管理,落实职工培训计划。
为确保培训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该矿从时间、内容、责任和奖惩上做文章,建立了“矿抓规划、教培中心抓考核、单位区科抓执行”的责任培训机制,建立全员培训档案,一人一档,动态详实地记录教育培训考核情况,详细记录“每日一题、每周一课、每旬一案、每月一考、每季一评”学习培训情况。在此基础上,建立完善了职工培训保障机制,将职工培训纳入单位领导干部积分考核和干部履职考核内容,每季一考核、一兑现。积极建立教育培训示范推动机制,深入挖掘在教育培训过程中的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认真总结教育培训的先进经验,加大宣传推广力度,形成示范效应。同时,完善培训考核奖罚机制,实施培训考核结果与工资、奖励兑现挂钩机制。对完不成教学任务、培训流于形式,发生事故经分析有培训责任的,追究有关人员责任。建立健全培训管理考核机制,执行安全培训季度排名考核制度,对取得各季度培训成效显著的单位给与相应的奖励,对考核最后一名的单位罚款1000元。对在脱产期间不能完成学习任务,考试不及格者一律不支付工资,并对不及格者罚款500元,单位党政正职、主管技术员各罚款200元。对不按规定选派人员培训的每人次对单位罚款2000元,对党政正职罚款200元,对主管技术员罚款200元。
创新载体 拓展平台
在培训过程中,羊东矿不断创新培训载体和形式,拓宽培训平台和渠道,不断推动职工安全培训工作的深入开展。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该矿投资20余万元建立了职工理论培训基地,整合综合楼三楼全部划给职教中心,让职教中心全部进驻基地,并打造了理论文化走廊,进一步细化完善了职工培训计划,挑选优质师资,精心安排课程,紧密组织轮训。各基层单位也相继采用“每日一题、动态抽考、现场提问”等方式,加强职工对安全“必知必会”知识培训,每周每班开设一节安全教育课,各班组每周选派一名职工在职工大会上谈学习体会,安全工作的好方法、好经验,从而调动了职工学习安全知识的积极性。为做好职工培训工作的效果检验,该矿组织机关部室相关负责人每天三班全覆盖到井口问询检验职工培训效果,发现一人次不会罚款20元,并遣送职教中心再次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形成了培训提升的正规闭合循环。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为切实提高职工现场实际解决机电故障的能力,该矿创新建设了实物教学培训基地,制定了实操培训计划,采用专项培训和日常培训相结合,专项培训每期1个月,日常培训每期3天,由该矿聘任6名技师进行授课。为保证培训效果,每期实操培训每个单位1名技术工人,共分为掌握开关的工作原理及保护作用、常用开关事故处理和特种开关的使用三个阶段,参培人员要跟随师傅全程参与井下机电设备故障处理、地面设备检修,通过对实物进行拆卸,让职工了解、掌握设备结构、设备性能、工作原理和常见故障处理方法。职工参与培训热情较高,积极听课和实操演练,在培训过程中不断与技师进行沟通交流,询问不解和不会之处,技师耐心的进行讲解,使学员的实操技能水平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今年以来,已开展实操培训5批,受训人员达50余人。
以师带徒是提升职工业务素质的有效形式,能够较好地实现技能和经验传承。该矿积极创新以师带徒的工作方法,从各级管理人员着手,促进师带徒和传帮带工作实现新突破。明确各单位“师带徒、传帮带”的具体对象,并设定目标要求,严细奖惩标准。开拓区还创新实施了“导师带徒”合约管理,在原来以师带徒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师徒责任和考核奖惩措施,对师带徒效果进行全过程有效控制,进一步增强了师傅传授技术、徒弟学习本领的责任,确保师傅教出真功夫、徒弟学到真本领,较好地满足了安全生产需要。(张利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