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近日读书,偶然翻阅到郑板桥的诗: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郑板桥写这首诗的时候,潍县正在闹大灾,心怀百姓的郑板桥夜间难寐,闻声竹叶之萧萧,思民声之切切,深刻阐述了一个州曹小吏的忧民之心。
揆诸当今,在我们的社会里,这样的“郑板桥”不在少数。他们是“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的焦裕禄们,也是“只留清气满乾坤”的王继才们。正是有这些人的付出,我们的国家才能蓬勃发展、气象万千。但是与此同时,也有不少干部总觉得自己官职甚小,不足以作为、不足以有为乃至只足于胡为、私为。他们或是“拿着豆包不当干粮”,总觉得平台太低,权力太小,实际工作中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或是“曲儿小腔大”,有位无为,总想摆摆官架子,做事不求“靠谱”只想“摆谱”,更有甚者对权力不知敬畏,稍微有点权力就想为自己谋点福利。
身为野老已无责,路见流民亦动心,卸甲归田的陆游尚且如此,又何况是身负一方百姓生活安康之责的“父母官”们。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要有“行莫厚于爱民”的立意,做好执政为民这篇大文章。在实际工作中,既要端正“官帽子”,知道权力从哪里来,做到务实清修胜用机;又要掌好“官印子”,知道权力要用到哪里去,把权力用到为民谋福祉当中去。官小未必职责轻,小岗位也能有大作为。为官掌权者要树立一种大局意识,拿出“功成不必在我”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境界,守好“责任田”,做好分内事,做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群众利益无小事,莫以官小而不为,尤其在当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里,更要有“一枝一叶总关情”的为民情怀。毫无疑问,人民群众是历史进步的根本力量,只有多听“萧萧竹叶声”,做好关乎人民群众幸福的小事,拧好自己岗位的“螺丝钉”,才能真正汇聚起人民群众的力量,推动整个社会和谐发展(九百户 宋晓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