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用行动给我们树立了孝老爱亲的榜样。”“能这样对待曾经的公婆,真是让人感动,了不起!”“她是我们村的好儿媳。”……她是谁?做了什么事赢的大家的夸奖?近日,笔者带着疑问来到武强县豆村乡黄屯村见到了这位让村民拍手称赞的“她”——贤伟荣。
贤伟荣在做午饭。苏小立 摄
幸福生活,被不幸击碎。
贤伟荣是山东菏泽人,2003年,她到北京的一家糖果公司打工,认识了同在那里打工的景斌。经过一段时间的交往,两人情投意合。2004年,她带着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嫁给了景斌。婚后夫妻二人努力工作,生活虽然不是特别富裕,但是一家人也过得其乐融融。随着两个儿子的先后降临,让他们的生活更有了奔头儿。“那时候为了照顾孩子,我们两个人从北京回到县城打工,晚上守着孩子,日子过得挺幸福的。”贤伟荣说。
然而,谁也不知道,不幸也在悄悄来临。2014年,景斌在打工时不幸去世。这一消息如同晴天霹雳,击倒了这个原本幸福家庭的顶梁柱。“孩子他大伯早年因病去世了,景斌又离开了我们,剩下两个老人两个孩子,日子怎么过下去?”贤伟荣说当时自己没法接受这个现实,而姐姐也希望她回山东老家去。
看着憔悴的公婆和两个孩子,贤伟荣知道日子还要继续下去,她肩上的担子还很重,自己不能退缩。办完丈夫的后事,她将两个孩子留给公婆照看,自己去县城打工挣钱养家。
贤伟荣的丈夫张伟松在自家饭店给客人准备菜。苏小立 摄
组建新家,念昔日公婆。
在打工期间,经同事介绍,贤伟荣认识了现在的丈夫张伟松,二人组成了新的家庭,并经营了一家小饭店。生活变得更忙碌了,但她从没有忘记昔日的公婆和两个孩子,经常抽出时间回去看望,为他们购买日常用品,帮忙做一些家务,六年来,从未间断。
2019年,前公公景喜柱得了脑血栓,当时他们夫妻二人正在献县打工,接到电话后,急忙赶回家里,把老人送到医院治疗,悉心照顾10余天后,才把老人接回家休养。后来,老人病情反反复复七八次,住院、出院都是她在忙前忙后,从来没有一句怨言。“我爸爸经常对我说,双方的老人都一样,辛辛苦苦把孩子拉扯大不容易,要好好孝顺他们。”贤伟荣说。
2021年1月21日晚上六点左右,贤伟荣接到儿子的电话,说奶奶晕倒了。她放下店里的生意,急忙打车到黄屯村,并联系救护车将人送到县医院进行抢救,但最终还是没能将老人的生命留住。
“之前我们一家挺和睦的,如今景斌不在了,家里剩下‘一老两小’,老人的后事我要办,我要替景斌尽孝。”带着这份善良,贤伟荣夫妇和景喜柱老人商量后,出钱购买了寿材等物品,为老人办理了后事。
“伟荣没少帮着我们,但我没想到她会来给老伴儿办理后事,她就像自己的闺女一样。”看着这些年贤伟荣的付出,景喜柱老人心里充满了感激之情。
贤伟荣搀扶着昔日公公景喜柱回家。 苏小立 摄
接管老人,撑起一个家。
孩子的爷爷患有脑血栓,行动不便,病情总是出现反复,生活上让人不放心;两个孩子一个上初中,一个上小学,也需要人照顾……将来日子怎么过?
想到这些,贤伟荣有了一个想法,接管老人的生活,撑起这个家庭。在和丈夫商量后,她的善良赢得了支持。如今,她又搬回了黄屯村住,在家里洗衣、做饭,照顾老人和两个孩子的生活。小饭店的生意,由丈夫一个人经营,晚上忙完饭店的活儿,张伟松也赶到村里住,替妻子分担一些家务,保护好这个柔弱的家。
“老人这一辈子也不容易,等孩子们都上了寄宿学校,我们就把他接到我们家来一起住,让他有一个幸福的晚年。”贤伟荣说。(供稿人:苏小立、王瑞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