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是治国之重器,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凝聚着我们党治国理政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是制度之治最基本最稳定最可靠的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全面依法治国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法治的作用不断强化。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方面,无不以法治为框架、用法治作支撑、由法治来贯穿。法治的引领和规范,确保了我国社会在深刻变革中既生机勃勃又井然有序。
特别是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先后多次召开重要会议,部署疫情防控要求。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全面提高依法防控依法治理能力,健全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宪法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根本保障。在宪法的指引下,组成了以传染病防治法为核心、以其他法律为支撑的疫情防控法律体系,为疫情防控提供了坚实有力、高效严密的制度基础。
实践表明,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必须依宪治国,必须全面依法治国。具体来说,就是要以宪法为指引,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重要作用,坚持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从此次疫情的应对举措,能看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明显进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中强调,要积极推进国家安全、科技创新、公共卫生、生物安全、生态文明、防范风险、涉外法治等重要领域立法,健全国家治理急需的法律制度、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必备的法律制度,以良法善治保障新业态新模式健康发展。
这一年,也是彰显宪法精神的一年。宪法是人类现代文明的产物,它的精神是丰富的、多元的。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宪法集中体现了党和人民的统一意志和共同愿望,是国家意志的最高表现形式。维护宪法权威,就是维护党和人民共同意志的权威;捍卫宪法尊严,就是捍卫党和人民共同意志的尊严;保证宪法实施,就是保证人民根本利益的实现。在疫情防控中,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国家机关,普遍做到了以人民为中心,以人民利益为重心,保障了人民根本利益的实现。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上所强调的,要把体现人民利益、反映人民愿望、维护人民权益、增进人民福祉落实到全面依法治国各领域全过程。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根本目的是依法保障人民权益。要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新要求新期待,系统研究谋划和解决法治领域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用法治保障人民安居乐业。(供稿人:索晓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