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整洁了,道路硬化了,文化气息浓厚了……近三年来,廊坊市老旧小区破“旧”迎“新”,不仅面貌上发生了喜人的变化,市民的脸上也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我在金城里小区居住10多年了,以前路面坑坑洼洼,杂草丛生,今年政府给我们改造,小区路面硬化了,荒地上重新规划增添了健身器材,新安装了太阳能路灯,生活环境舒适,感谢政府、感谢党!”12月12日,广阳区银河北路街道办金城里小区居民王立宪激动地告诉记者。
廊坊市连续三年将老旧小区改造列入重点民心工程,不断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今年以来,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统揽,更是将老旧小区改造作为扩大有效投资、提升城市品位、改善群众生活的重要举措,坚持改造与整治并举、建设与管理同步,实现了老旧小区整体改造提档升级。33个老旧小区完成改造面积56.66万平方米,惠及6472户,居民心里敞亮了。
图为文明里小区安装新的智能门禁系统。
尊民意 让居民说了算
12月22日下午,暖暖的阳光洒在广阳区金星道社区的休闲广场上。虽是冬季,但丝毫没有影响小区居民锻炼的热情。沐浴着冬日暖阳,人们锻炼着,感叹着小区的变化:私搭乱建变成了休闲小广场、楼梯间粉刷一新、停车位规划有序、分类垃圾桶摆放整齐……
“为什么改得这么可心儿,这都是听了我们的意见改的。”在小区住了20多年的居民相永鑫说。
建成于1981年的金星道社区平旺里小区共有4栋楼、226户人家。听说要进行老旧小区改造,在今年年初有关部门征求居民改造意见时,相永鑫和邻居们就表达了自己的意愿:“能不能有个活动场所?能不能规划停车位?能不能粉刷外墙?”回答是“能”。于是,此次改造对小区实施了围合式建设,并根据居民意愿,重点实施了外墙面修复粉刷、污水管网改造等工程,切实改善了小区居民居住和生活环境。
记者了解到,老旧小区改造施工设计前,市旧改办都会联合街道办事处相关工作人员多次到小区实地踏勘,疫情期间,通过问卷调查和二维码征询相结合的新方式征求居民意见。真正做到了“小区缺什么就补什么,改什么怎么改居民说了算”,改造内容在小区公示并由居民代表和社区居委会、办事处签字,根据居民诉求科学制定改造方案。市住建局根据各小区不同特点和居民意见,为每个小区制定了不同的改造方案,努力为居民创造更加舒适、舒心的居住环境。
解民忧 厚植民生福祉
“我们地下室漏水八年,今年老旧小区改造,这个问题彻底解决了。”新城里小区3号楼居民说。
“我们的污水排放问题解决了……”光明东里小区居民无不拍手称快。
“我们的燃气管道问题解决了,燃气公司还给我们减免了50%的安装费……”群乐里社区居民兴奋地告诉记者。
图为日华里小区翻新的墙面。
近日,记者在走访老旧小区的过程中看到,改造后的老旧小区房屋外墙无破损、风化,无安全隐患,无渗无漏,且粉饰整洁,美观大方,与周围建筑的色调相协调。环境得到改观,小区内无违章建筑物、构筑物,无散放垃圾,楼道无杂物,无乱堆乱放,无乱搭乱建。路面平整无坑洼,地砖铺设齐整……所到之处,听到的都是居民们的一片赞美之声。
老旧小区改造与市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密切相关,是实实在在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我市坚持民生为本,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老旧小区改造的有关精神和决策部署,坚持把最困扰百姓的急事难事作为重点,着力在提升群众居住条件上下功夫。面对改造提升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的问题,全市上下凝心聚力,务实重干,奋勇争先,提前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实现老旧小区“环境整洁、配套完善、管理到位、群众满意”的总体目标,用看得见、摸得着的改造成果,厚惠民生,温暖民心。
聚合力 共建宜居家园
改造前,平旺里小区的空中曾架着多少条线?就连在这里生活了10年、20年、25年的老居民都不知道。由于没有统一规范的管理,强电、弱电线缆混搭重叠,时间久了,有的成了团儿,有的压在了燃气管道上,不光难看,更不安全。
“能改,但改造有难度!”市住建局副局长李金龙坦言,2018年刚启动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时,因为“空中飞线”改造涉及多家通信运营商,而且需要运营商负担部分资金,协调难度非常大。直到去年,我市才将“空中飞线”治理纳入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中。
为了理清“千条线”,市住建局旧改办在市政府主导下,引入与通信运营商长期合作的廊坊市长通网络工程有限公司作为具体施工单位,市政府组织召开了住建部门、市通信办、通信运营商、长通网络等多方参与的协调会。新线怎么埋、旧线何时拆,谁来出资、又怎样施工,各种细节都需要一一商定。经过协商,“空中飞线”改造采用入地模式,户外部分由政府负责投资、长通网络负责管线铺设,入户部分的改造由通信运营商承担,以政府投资撬动企业资金。
政府在想办法,施工方也在动脑筋。统一设计、统一施工、统一光纤入户、统一拆旧,避免了重复投资,减少了政府和运营商的成本,也打消了运营商担心用户流失的疑虑。
“现在安上了多网合一的分纤箱,想接哪一家网络都很方便。”居民对最后这个改造结果很满意。从去年开始至今,我市已对23个老旧小区的“空中飞线”进行了治理。“抬头见网”已成过去时,清爽的窗前、墙面和毫无遮挡的天空,让居民们的心里也透着亮。
我市在老旧小区改造工作中,形成了推进老旧小区改造提质的强大合力。全市上下整合资源,加强人力物力支持,相关领导分包小区,责任明确,建立统一协调的领导机构,建立联审联评会商机制,定期开会,定期排名,定期通报,共同商讨解决办法。水电气暖、物业等管线单位在推进老旧小区改造提质过程中,履行作为市场主体的职责,主动做到让利于民,以成本价支持老旧小区改造提质。
图为安顺里小区安装新的智能门禁系统。
为解决群乐里小区没有燃气管道问题,市旧改办在广泛征求居民意见的基础上,组织新奥燃气公司、清泉供水公司、居民代表、新开路街道办事处和社区居委会召开座谈会,研究燃气改造事宜,制定了改造方案;根据小区小而散的特点,打造微型精品小区。在广泛征求居民和居委会的意见后,在部分小区内设置了自行车棚、安装了充电桩、快递丰巢、微型消防站等便民服务设施,让小区居民得到的服务不缺位。同时对小区原有的花园、凉亭、绿化长廊进行了改造,有效提高小区人居环境。(记者:吕新颖 杨锦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