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国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的召开,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进入紧张的准备阶段。围绕确定什么样的换届指标、如何实现既定指标,各级各地都在调查研究、征求意见、提出方案、提前预热,可谓“山雨欲来风满楼”。
这次村(社区)“两委”换届正值全面决胜小康、接续推进乡村振兴重要节点,在奋战十四五、奋进新征程的关键时刻进行,意义非比寻常。正值“指标大战”即将重启之际,为有利“两委”换届规范科学推进,实现全面换届、优质换届、平稳换届,笔者认为,村(社区)“两委”换届在注重农村班子整体年龄、学历、书记主任“一人兼”等具体指标的同时,更应该时刻聚焦“换出新班子、新作为、新气象”总目标,结合实际下功夫。
从一般意义上讲,指标和目标是一致的,指标是目标的具体细化,目标是指标的总体概括。但基层情况千差万别,选情因村而异,具体到个别村和社区,必须要结合实际、区别对待。因此,全国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就提出,要严格人选标准,提高人选质量,在有条件的地方积极推行“一肩挑”,优化班子结构,着力推动整体优化提升,而没有简单“一刀切”。这就要求各级各地在进行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总体顶层设计时,必须做足前期调研功夫,出台的指导意见、实施方案必须以本地选情实际为基础。只有一切从实际出发,在党中央指示精神宏观指导下,实现本地化具体指标,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贯彻落地,党中央决策部署也才能真正在基层落地生根。如果我们好大喜功,不顾基层实际,简单处理一刀切下去,就可能造成不良后果,工作出现被动,偏离组织村(社区)“两委”换届的初衷。
令人欣喜的是,各级各地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全国电视电话会议精神,把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提上重要议事日程,不等不靠,紧锣密鼓开展情况摸排、问题攻坚、储备后备人选、试点先行等工作,相信一定可以选出一任对党忠诚、堪当重任、为民担当的村(社区)好班子,从而换出新气象、打开新局面。(供稿人:李长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