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中共衡水市委宣传部、衡水市人民政府新闻办举办了以“教育惠民”为主要内容的主题媒体见面会暨现场采访活动,该活动是“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系列主题媒体见面会暨现场采访活动“幸福民生篇”的第二场。衡水市历来高度重视教育事业,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着眼长远擘画蓝图,久久为功推动发展,努力办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近年来,市委、市政府立足建设现代化教育强市,组织实施教育规范提升工程,着力补短板、强弱项;持续实施教育惠民工程,大力改善办学条件,不断提高办学水平;深入推进主城区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促进教育公平,人民群众的教育幸福感、获得感和满意度明显提升。
提升教育综合水平 擦亮衡水教育名片
2019年,衡水市委、市政府把教育规范提升工程列入全市重点实施的“八大工程”,明确提出“六规范、六提升”任务,六规范即规范民办学校审批监管、规范公办学校参与举办民办学校的行为、规范学校规模管理、规范招生行为、规范校外培训机构监管、规范学校安全管理。六个提升是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快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加快普通高中教育改革发展、推进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提升教育信息化水平。
一年多来,教育规范提升工程结出了累累硕果,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落实,活动经验在全国推广;认定普惠性民办幼儿园390所,91所城镇小区配套建设幼儿园全部完成统筹治理;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加快推进,对198所学校实施城乡结对,全面开展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管理工作、教育教学工作、办学条件等“六个帮扶”,城乡学生同步共享优质教育资源;主城区所有公办小学全面实施校内课后免费托管,下午延时1个小时放学,现有近4万名小学生享受托管服务,占在校生人数的98%,解决了放学家长接管难题;教育信息化建设迈上新台阶,今年疫情期间,利用衡水智慧教育云平台、湖城云课堂平台,组织240名优秀教师开展线.上教学辅导,录制公开课4108节,注册用户61.8万,累计访问量3.6亿人次,实现了“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让学生成长不延期”;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突破发展,市政府与省教育厅签署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战略合作协议,为全省职业教育发展探索新路子;衡水职业技术学院交通运输学院成功争列全省首批职业院校股份制混合所有制办学试点,为全省3个试点单位之一;衡水学院柴可夫斯基国际音乐艺术学院获教育部正式批准设立并招生,中外合作办学取得重大进展……
深推主城区普通高中招生改革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为切实解决群众上高中难、上优质高中更难的问题,衡水主要采取了增容挖潜、增加统一录取计划、加大公办高中指标分配比例、增加举办高中学校以及改革招生录取办法五项措施。主城区普通高中招生改革的实施,大幅度增加了优质普通高中在主城区的统招计划,进一步扩大了优质普通高中教育资源覆盖面,实现了广大市民“上好学、好上学”的期盼,人民群众对优质高中教育的获得感和满意度大幅提升。实行中考分数统一公布、志愿统一填报、高中统一录取、结果统一公布的办法,主城区普通高中招生秩序得到明显改善。同时,主城区公办高中指标生计划大幅增加,给了市区和农村初中学生更多就读优质高中的机会,从而更有利于薄弱初中学校建设,有利于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协调发展。此外,减轻了主城区人民群众11上高中的经济负担。公办高中统招生、指标生以及民办学校公助生的大幅增加,公参民学校普惠生(学费优惠10%)的设立,减轻了人民群众上高中的经济负担,使广大市民切实享受到了招生改革带来的实惠。
裴有方是衡水市第四中学一名今年初中毕业生的家长,他的孩子现在就读于衡水中学。他说,今年的教育改革给孩子们带来了实惠,改革招生后,衡水中学、衡水二中招生计划的90%和十三中、十四中招生计划的60%分配到主城区各初中学校,大部分孩子都有学上了,而且一半左右的孩子能到公立高中上学。教育改革带来的实惠,让他的孩子享受到了衡水最好的教育。女儿的初中成绩一直不错,但在初三的时候,学习成绩波动非常大,多亏了四中的家校合一的管理模式,在班主任的耐心帮助和各个科任老师的认真辅导下,最终考上了理想的高中。在政策没有改革前,裴有方一直担心孩子上不了理想的学校,教育改革后拿到入学通知书的那一刻,心情如释重负,无比激动。而且这次教育改革招生录取程序公平、公开、公正,避免了家长盲目择校,周围家长在中考结束后都喜笑颜开。他们2020年中考考生的家长真真切切感受到政府政策带给大家的温暖,这次强有力的教育改革是真正的教育惠民工程,解决了学生家长对孩子上学最揪心的问题,感谢市委市政府出台这项惠民生的好政策!
实施教育惠民工程 提升民生幸福指数
武邑县第七小学是建西小学的分校,该小学的建立旨在消除建西小学大班额问题,在该校上五年级的金钰彤说,原来在建西小学上学,一个班里差不多有80个人,座位很挤,书包没有地方放,现在在武邑第七小学,座位不仅不拥挤了,书包也有地方放。教室里还安装了空调和暖气,能够冬暖夏凉,课桌椅都可以根据身高调节高度,这里的环境非常好。而且,现在的学校离家还近,五六分钟就能到,在这里学习很安心。
近年来,衡水市委、市政府不断加大教育投入,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全市投资约15个亿,启动实施156个中小学、幼儿园新建、改扩建项目工程。特别是为解决主城区人口增长快,教育资源不足问题,衡水市教育局会同桃城区、冀州区、高新区、滨湖新区,通过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等方式,新增建筑面积24.83万平方米,将增加学位25620个。目前,已建成衡水中学扩建项目,桃城区郑里马小学扩建项目、新建裕华路小学、迁建第三中学、扩建牛佐小学、新建衡水学苑中学、迁建南门口小学项目;冀州区新建第二幼儿园,高新区新建新华小学,滨湖新区魏家屯镇第三小学改扩建项目、魏屯镇第一小学改扩建项目、彭杜中学改扩建项目、新建北田小学等。这些建设项目的完成,使主城区中小学、幼儿园布局结构更趋合理,教育资源总量持续扩大,义务教育、学前教育与城市建设更加协调。
教育是百年大计,衡水教育这艘大船,将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群众满意为航标,继续带着使命、带着情怀、带着责任,乘风破浪,扬帆起航,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打造衡水教育新亮点,培育衡水教育新特色,让每个家庭都能因教育而提升幸福感和获得感,让每个孩子都能因教育而得到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