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儿童保健中心副主任医师
宝宝发育有早有晚,因人而异,有些无需担心,是正常的滞后,但有些是不容忽视的疾病信号。儿保检查过程中,医生都会关注到宝宝大动作的发育,有哪些重要的时间节点?哪些异常需要引起重视,并进一步检查?
了解大动作发育的规律
宝宝运动发育一直是爸爸妈妈们关注的重点,尤其是大动作的发育,与大脑形态和功能发育息息相关,另外还和脊髓与肌肉功能有关。大动作的发育有一定的规律性:
1.头尾规律:动作的发育是自上而下的,比如能先抬头,两手取物,然后再独坐、直立、行走。
2.由近到远:离躯干近的肌肉动作先发育,然后才能掌握肢体远端的肌肉活动,比如先能抬肩,然后才能用手指取物。
3.从泛化到集中,由不协调到协调:比如看到胸前的玩具,小婴儿手舞足蹈很着急,却不能把玩具拿到手;较大的婴儿就能够伸手取到玩具,如果伸出手仍不能取到,会稍微弯下腰,再去拿玩具。
4.正面的动作先于反面的动作:比如婴儿都是先学会抓东西,然后才会放下手中的东西;先能从座位上拉住栏杆立起,然后才从立位坐下;先学会向前走,以后才会倒退走。
大动作发育的重要里程碑
在宝宝的运动发育过程中会出现里程碑式的发育,按月龄算,即俗称的三翻、六坐、七滚、八爬、九扶立,然后是周岁会走。传统的说法还是很有科学依据的,但有些家长可能不太重视一些大动作发育。有些家长认为,随着宝宝年龄的增长,自然而然就会了;也有些家长认为,宝宝虽然8个月了,不能让宝宝练习独坐,怕把宝宝的腰坐弯了;还有些家长认为,宝宝要早早站立才行,而忽略了爬行的重要性。在这里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宝宝大动作发育里比较重要的里程碑。
抬头 由于宝宝颈部后面的肌肉发育要比颈部前面的肌肉早,因此宝宝大动作发育中首先出现的里程碑动作就是俯卧位时抬头。一般宝宝1个月时可以勉强抬头;2个月时可以俯卧抬头45°,但不持久;3个月时可以持久地抬头45°;3~4个月时可以俯卧抬头90°。
翻身 别看小小的翻身,这是宝宝大动作发育的第二个里程碑动作,是宝宝成长过程中的一个大进步。一般来说,宝宝5个月能够从仰卧位翻到俯卧位,6个月时能从俯卧位翻到仰卧位。
坐 随着宝宝身体各部分能力和脑功能的不断发育,宝宝开始能够坐了,这也是大动作发育过程中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一般情况下,宝宝5个月会靠着坐;6个月可以用手支撑着坐或者独坐片刻;7~8个月可以不扶、不靠着就能坐得很稳定,并且能够灵活地左右转身,还可以从俯卧撅起小屁股、拱起身子坐起来了。
爬行 在临床过程中,确实有的宝宝不会爬就已经会走了,因此就有父母认为没有必要再让宝宝学习和练习爬了,其实这是一种错误观念。首先,爬行可以促进宝宝动作发育和体格发育。宝宝爬行时四肢要支撑身体,还要协调配合,保持身体平衡。这样可以增强躯干、四肢肌肉的力量,促进全身动作协调发展,促进小脑和前庭的功能发展,促进平衡觉、位置觉的发展。而且爬行作为一种运动锻炼,也可以促进宝宝的体格发育。有研究表明,不会爬行的宝宝更容易发生感觉统合失调,长大后更容易出现学习困难。其次,爬行可以增强宝宝的自信心和探索精神,促进认知能力发展。宝宝会爬后,活动范围扩大,可以自主地去接近、探索感兴趣的地方或事物,扩大了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对父母的依赖减少,可以增强宝宝的自信心和独立性,并促进宝宝认知能力的发展。
因此,爬行对婴儿十分重要,一定要让婴儿充分爬行,不急于站立。
走 独立行走需要宝宝的大脑和躯干、四肢、眼睛等各个器官的协调配合,代表宝宝成长过程中学会的更高级别的能力,也为宝宝开始独立自主的生活迈出了一大步。临床中见到很多家长们首先发现宝宝大动作异常,但并不是前面提到的一些里程碑,比如,宝宝1岁半了还不会走。这也足以说明独立行走作为宝宝大动作发育的里程碑是多么重要。
一般情况下,宝宝在1岁左右开始会独立行走,只是走得还不稳,15个月就能走得好了。有些宝宝早在10个月可以独立行走,有些宝宝晚一些也一般不超过15个月。
儿童保健科医生的贴心话
大部分宝宝都是按照上面的进程发育的,在这个过程中出现偏差、迟滞都是父母需要警惕的危险信号。如果父母刻意扭转这个进程或者忽略某一个里程碑也很有可能会出现揠苗助长的后果。
在临床中会碰到很多家长抱着5~6个月大的宝宝来就诊,主诉竟然是宝宝还不会站立,经过检查和发育评估发现宝宝肌张力正常,大运动发育跟月龄也是符合的,这也足以证明很多家长的一个误区:在宝宝大动作发育里过于强化站立和走的重要性,而忽略了发育本身的规律、顺序和其他里程碑。
也有些家长,宝宝1岁半了还不能独立行走,有的甚至2岁了还得拉着走也没有引起重视,总认为大了就好了。这些家长又犯了“不着急”的毛病,因为宝宝发育过程中各个功能区不能截然分开,是互相联系的,如果有大动作发育的迟滞也一定需要警惕有没有其他功能区的异常。当然,每个宝宝的发育过程既有共性,又有个体差异,因此,我们给出大动作发育里程碑的月龄时都是按照时间段,时间段的跨度也是不一样的。绝大多数的宝宝都会在这些时间段里出现大动作发育的里程碑,如果没有出现或延迟出现,家长一定要警惕,及时到儿童保健中心就诊,请医生帮助寻找原因,早期发现,及时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