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国庆“双节”将至。日前,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对6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问题进行公开曝光。曝光的6起案例,涉及违规吃喝、违规收受礼品礼金、违规发放津补贴、违规使用公车、违规操办婚宴、违规公款旅游等多种情形,都是节日期间容易发生的踩踏纪律红线的突出问题。中纪委曝光典型案例,敲响了廉洁过节的警钟,提醒广大党员干部知敬畏、守纪律,自觉抵制享乐奢靡歪风。
“礼尚往来”是一种传统的民情风俗。党员干部作为“人情社会”中的一员,不可避免会受到这一传统的影响。节日期间,普通人家走亲访友、礼尚往来,这本是传统的习俗,可有的人趁机拉关系、找路子,不仅让原本淳朴的节日变了味,也给腐败提供了滋生的温床。广大党员干部如果过节守不住“廉关”,自身享受不到节日的快乐不说,也会被人情所累,甚至会滑向违纪违规、违法犯罪的深渊。
要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各级党组织和部门负责人要强化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的贯彻落实,“一把手”尽责不甩手,班子成员履责齐上手,通过警示教育会、节前廉洁谈话等方式,加大对党员干部的提醒,发现有不廉洁苗头的,及时进行教育纠正。
紧盯重要时间节点,正风肃纪不放假。各级纪委监察部门要坚持把纪律挺在前面,多措并举,敲敲警钟、扯扯袖子、念念紧箍咒,让党员干部时刻保持清醒头脑,营造崇廉尚廉的节日氛围。要加大明察暗访力度,重点查处节日期间各种顶风违纪行为,切实做到节前敲警钟、节中强督导、节后算总账,对顶风违纪违规问题一律严查重处并公开曝光。
贪如火,不遏则燎原;欲如水,不遏则滔天。党员干部的堕落很多时候都是从不起眼的一点小礼品开始逐渐越拿越多,走上了一条不归路。广大党员干部要时刻紧绷廉洁自律这根弦,克服侥幸心理,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练好诱惑面前“不动心”的内功、守住“不越轨”的定力,才能远离“贪欲无度,牢狱自筑”的祸端,过一个平安、干净的节日。(供稿人:张放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