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九月,又到了一年收获的季节。在海港区石门寨镇北峪村,一种特有的“椒香”扑面而来。站在高高的山梁上四处眺望,谁都会被这里的风景所吸引。环保、绿色、无污染的花椒挂满枝头,漫山遍野成熟的花椒给大地穿上了红彤彤的衣裳,这一片片的红色,成了一道靓丽的丰收景色,勤劳的村民们在这片土地上忙碌着,挥洒汗水,收获希望。
北峪村农民展示采摘的花椒。通讯员曹建雄摄
9月16日,村里的致富能手李成和采摘工人们穿梭在花椒地里,早晨6点他们就上了山,直到晚上6点才下山,中午就带口饭在山上吃,虽然烈日当头,但每个辛勤劳作者的脸上都充满了丰收的喜悦。花椒树上长满尖刺,一不小心就会扎手,大家戴着手套,一朵朵仔细采摘。
李成在村内承包了50余亩荒山,种植了大片花椒树,同时在山坡上散养1000多只大公鸡。偶然间,李成发现鸡会啄食地上的花椒粒,同时用花椒籽和杂粮、杂草做成的饲料喂养的鸡,不仅肉质嫩,而且油脂少,他赶快进行市场调查,发现“花椒鸡”深受消费者的喜爱。就这样,李成在养殖“花椒鸡”这条路上走了5年,每年收入有3万余元,“花椒鸡”成了“致富鸡”。
伴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北峪村因地制宜,引导村民种植花椒,不仅改善了村内环境,也有力地促进了农民收入的持续增加。北峪村现有耕地面积1000余亩,大部分都处在丘陵地带,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种植出的花椒品种优良,穗大粒多皮肉丰厚,色泽鲜艳,香辣味浓烈,形成了石门寨地区独特的花椒味道,广受市场欢迎,由于产自山海关关内,因此在东三省被称为“关椒”。2018年,北峪村花椒参加海港区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得到了广大市民和客商的认可,有的游客笑着称“我们是闻着味儿来的”,当天北峪村花椒早早销售一空。
北峪村党支部书记母国华介绍说,花椒采摘期为8月中旬到9月未,全村年产量在3万斤左右,“除了本地的品种,我们还从外地引进了一种‘大红袍’花椒,这种花椒卖相好、售价高,能大大提高村民的收益。”为了种植好花椒,村“两委”组织村民学习花椒管理技术来提高产量,收入也进一步增加。同时,村“两委”还邀请专家到村进行现场技术指导,培训种植户栽培管理、整形修剪、病虫害防治等知识,让村民更合理、高效地管理花椒。
“进山的路由于之前雨水冲刷,凹凸不平,多亏了村书记在秋收前把路修整了,钱还是他自己垫付的,真心感谢这些好干部。今年花椒长势还可以,只是价格比去年降了不少,我打算拓宽一下网络销售渠道,希望有一个好结果。”李成说。
如今花椒熟了,丰收了,村民们最大的愿望就是有个好销路。“如果花椒价格比较好,村民们肯定是乐呵呵的。但是今年受疫情影响,花椒价格较往年有所下降。”对于今年的花椒销售,母国华做了调整规划,“我们的花椒基本上都是销往东北地区,原来都是客户来找我们,今年我们准备走出去找销路,到东北地区与客户进行洽谈,还要把村里的花椒合作社利用起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而且村里的年轻人都会玩微信、抖音,干花椒可以尝试在进行网上销售。”
火红的花椒就像红宝石,凝聚了村民们一年的期望。“自从国华书记上任后,村里的大事小情村干部都亲自干、带头干,大家伙儿的心里暖了。今年的花椒虽然销售不太好,但书记说了要亲自去给咱跑销路。村‘两委’班子是全村人的主心骨,大家都愿意跟着干,也一定错不了。”村民张青凤信心满满地说。
记者:张莹莹
责编:侯红玲
监审:赵明
终审:何义安 周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