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中冶沈勘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三河项目部组织开展以“标准化矿山治理 助力京津冀绿色发展”为主题的三河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五期工作介绍媒体座谈会,全面展现中冶沈勘在总承包项目模式对资源整合的能力以及在质量管理、进度管理、安全管理、绿色施工等方面的亮点。
座谈会前,中冶沈勘三河项目部副经理毛新福带领参会人员参观三河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五期工作施工现场。毛新福介绍,三河矿山治理五期工作分为东区和西区两部分,共分为35个设计区,总治理范围约达到6.95平方公里。从2019年10月16日三河矿山治理项目五期工作开工以来,整个项目已经初具规模,治理效果也非常明显,一改三河矿山治理前“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环境,让蓝天白云重现。
东区7工区(30)是三河矿山环境治理项目五期工作的创新试验区。“该创新试验区不同于传统的只种植观赏性植物,我们首次在地质环境治理中采用大面积种植经济作物的方式,来实现矿区环境的治理。”中冶沈勘党群工作部部长李沈吉在座谈会上说,创新试验区建设初期,在提出种植经济作物后,项目部用碎石进行填平后覆土,并在已经覆盖了大碎石的基础上再次覆盖小碎石以防水土流失,在肥料的选择上也选用较为环保农家肥。这样既能保证矿区生态系统的稳定,又能保证绿色施工。据了解,目前东区7工区(30)种植的经济作物长势良好。
中冶沈勘三河项目部副经理赵显涛在发言中表示,三河矿山治理五期工作整体以“大开大挖、削高填低、建造大平台”为设计理念,以“消灾除险、削高填低、覆土绿化”为治理理念。目前,五期治理工作中的消灾除险和削高填低两个部分已经基本完成,覆土绿化正在逐步进行中。今后,中冶沈勘将会继续向社会传递标准化矿山治理理念,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为京津冀绿色发展助力。
(焦国远 徐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