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1日,三河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就全市防汛工作召开新闻发布会,会上通报三河市期防汛备汛工作情况。据三河市应急管理局副局长陈晓军介绍,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三河市精心谋划,多措并举,全力做好防汛备汛工作。
三河市坚持防汛准备工作“五到位”。组织保障到位。为确保在大汛、大灾面前指挥有序,分工明确,反应迅速,三河市防汛指挥部对今年的防汛组织机构进行了重新调整,成立了泃河系、鲍邱河系、潮白河系等十三个防汛分指挥部。方案预案制定到位。按照“前瞻性、科学性、实效性”的要求,该市重新完善修订了《三河市防汛抗旱应急预案》《三河市河道防洪预案》《三河市险工险段应急抢险预案》《2020年汛期灾民转移安置预案》等各类专项方案、预案。各镇(区)、街道部门也分别制定了相应的防汛应急预案,确保汛情一旦发生,能够按照预案要求,做到防汛指挥系统快启动、抢险救灾人员快调动、社会力量快发动,努力把灾害损失降到最低程度。隐患排查到位。三河市坚决贯彻“防重于抢”的工作方针,对潮白河河道、堤防及流域进行全面细致地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各类防汛隐患,逐项进行了登记,编制了《防洪除涝工程任务表》,明确了责任单位、处置措施、整改标准和完成时限,确保隐患排查全面,隐患整改彻底。物资储备到位。目前,三河市防汛物资仓库储备了价值428万元的编织袋、铅丝、木桩、发电机、救生艇、防汛排涝车等常备物资,明确了防汛物资管理、调用工作原则,并在汛前对全部设备进行了维护保养。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各镇(区、街道)、各部门储备价值130万元的防汛物资,并预号物资储备约58万元。预号物资均已签订物资储备协议,明确坐标点上段存放,确保汛期能够拉得出、用得上。该市配置卫星电话7部,确保关键时刻通讯畅通。人员队伍到位。为提升防汛应急置能力,三河市水务、电力、住建、卫健、应急、行政执法、交通、消防、通讯等部门成立专业抢险队伍22支、512人;各镇(区、街道)组织群众力量、社会救援队成立抢险队伍18支、1807人,并将各抢险队登记造册。该市与三河武警中队、河北第七地质大队(地质灾害应急救援大队)等队伍就应急联动工作进行了对接,建立协同作战机制,定期合作联络,确保出现险情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抢险救援和妥善处置。
国网三河市供电公司员工于三河市沿口桥北侧1公里河面处开展防汛冲锋舟应急演练
防汛工作落实“五强化”。强化决策指挥。三河市建立了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防汛抗旱指挥领导体系,以水利、地质、供排水专业技术人员为支撑的技术参谋体系,完善了工程联合运用、多地共同会商的工作机制,并进行了调度会商,确保决策准确、系统、科学、及时,做到大汛来时指挥有力、统筹有序、实施有效。强化督导检查。三河市四大班子领导分别到分包镇(区、街道)、河(渠)段进行防汛工作督导检查,重点紧盯河渠“四乱”集中清理整治、重要河段清理、常备及预号物资储备、排水设施设备检修、抢险队伍培训等重点备汛工作,督促所包镇(区)全面细致排查防汛隐患及时整改,保障河(渠)道及地下管网排水畅通,全面做好防汛备汛工作,进一步压实属地、部门防汛工作责任,确保安全度汛。三河市防办对雨污分流、低洼易涝点整治、泃河前沿口段险工治理等工程以及防汛物资仓库、主行洪河道、闸涵泵站等重点部位进行多次督导检查,要求相关部门对发现问题立行立改。强化应急演练。为强化社会联动力量协同作战能力,进一步提高应急救援队伍应对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能力,三河市应急管理局组织平谷区、蓟州区、三河市、大兴区四地蓝天救援队在泃河沿口桥附近水域开展了联合防汛救援演练活动。整个演练过程衔接有序,人员配合到位,达到了预期效果,有效促进了应急救援协调联动处置能力的提升,进一步完善了政府主导、部门联动、专业救援、社会力量参与的应急救援管理格局。三河市水务、发改、电力、交通等部门以及各镇、街道办组织防汛专项演练21次,参演人数1500余人。强化预警预报。该市气象、水务等部门,发挥气象预测、防汛会商和电台等专业系统优势,并主动做好上下游、左右岸的天气监测预警,通过各种渠道、各种方式,积极主动了解气象、雨情、汛情、水情、工情,及时汇总、分析、预测、发布。三河市与北京周边达成了防汛联防联控协议,坚决做到提前预警、联合防汛。强化值班值守。三河市执行双领导带班制度,双人在岗值班,24小时不断岗。各相关单位防汛会商、电台、传真、电话等保持畅通,责任人员手机24小时开机,随时接收汛息和各种指令,及时准确传达。该市严肃工作纪律,严格请销假制度,对于擅自离岗、玩忽职守的人员严肃问责。
图为水域救援专家带领指战员学习游泳技能。刘春芳 摄
图为水域救援专家向指战员讲授水域救援鸡爪扣知识技巧。
下一步,三河市将继续加强对极端灾害性天气事件的监测力度,科学会商研判,提高对雨情、水情、汛情预报的精准度,加密监测预报频次,强化信息共享。该市将采取多种形式建立健全覆盖市、镇、村、户的预警预报网络,全面提高监测、预报和预警能力。按照“汛期不止,检查不停”的要求,持续加强对险工险段、高速(铁路)涵洞、桥梁、泵站、施工工地、东西市区易积水点(段、涵)、危旧房屋、低洼小区、脱贫户的住房、行道树木、山洪地质灾害以及校舍、医院诊所、敬老院、出租房屋等重点部位、薄弱环节进行隐患排查“回头看”,坚持边查边改、立行立改,把隐患排查工作常态化,持续做好防汛备汛工作。
(通讯员 刘伟 贾可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