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汛期以来,一名自称是“法治中国”记者的男子对河北省赞皇县院头镇口头村河道清淤项目拍照后,向有关部门进行举报,并对河道清淤项目的负责人进行敲诈勒索。
近日,石家庄警方和赞皇警方一举打掉了以马某为首的假记者诈骗犯罪团伙,刑事拘留5人,破获系列案件30余起,涉案金额50余万。
6月9日22时,办案民警在工作中发现,赞皇县男子郭某对赞皇县院头镇口头村河道清淤项目拍照后向有关部门进行举报,并对河道清淤项目的负责人进行敲诈勒索。赞皇警方高度重视,成立专案组,立即开展专项调查。经查,郭某曾多次伙同高邑县的穆某冒充记者对赞皇县境内厂矿企业进行敲诈勒索。6月15日,石家庄市公安局将该案件提级侦办,并于当日在赞皇县将郭某抓获。随着对郭某冒充假记者这条线索深入调查,一个以马某为首的冒充记者进行敲诈勒索的犯罪团伙逐渐浮出水面。
2019年11月底,马某、穆某、常某、郭某等社会闲散、有前科劣迹人员沆瀣一气、纠集在一起,并共同出资10万加盟北京“国际援助法治中国”。经查证,“国际援助法治中国”机构为山寨团体,以拍摄法治影视资料宣传为由收取加盟费,与央视《法治中国》无任何关系。马某一伙人租赁石家庄市塔谈某写字楼为办公场所,并伪造虚假“法治中国”工作证等公文证书及印章。有一定媒体运作经验的马某不定期为团伙成员进行培训,授意团伙成员利用媒体曝光进行敲诈勒索的犯罪技巧,放任团伙成员对石家庄市各县辖区内厂矿企业进行敲诈勒索,并要求团伙成员按照每月3000-3600元不等标准为该机构上交“业绩费”,用于该机构的日常开销。
经调查,该团伙一般按照两两结合的方式到石家庄各县的厂矿企业、村集体,以企业污染环境为由打举报电话,并约出企业负责人,告知对方如果不花钱处理,就对企业或村集体进行媒体曝光。慑于该团伙淫威,被举报企业往往选择花钱息事宁人。对于未向该机构屈服的企业,该团伙会选择托关系、花钱在其他网站上对企业进行媒体曝光,事后对该企业存在问题进行大肆宣传,以增强该团伙在厂矿企业圈子内的威慑力和知名度。对于难以当下处理的敲诈勒索事件,该团伙则会约企业负责人到塔谈写字楼办公室,由团伙首要分子马某进行交涉,持续不断施加压力。
另据调查了解,马某还利用“国际援助法治中国”的幌子,对外宣称自己为媒体工作人员,向有需求的人员索要大额钱财后,与其他媒体工作者相勾结,对其提供的资料进行媒体曝光,造成社会舆论压力。截至目前,该团伙已交代利用这种敲诈勒索方式先后在赞皇、元氏、井陉、平山、灵寿等周边县(市)作案30余起,涉及金额50余万元。
在石家庄市公安局统筹安排下,6月30日,办案民警在高邑县将首要分子马某和穆某一举抓获,将常某、黄某在石家庄市区抓获。7月1日,郭某在赞皇落网 。其他人员正在全力追缴中。
目前,案件正在进一步审查和深挖之中。
如何辨别网络谣言,如何辨别真假网络新闻媒体,面临不法侵害时怎样去维护自身网络合法权益?
这些问题可能时常会困扰着广大网民。网络空间天朗气清、生态良好,符合人民利益。网络空间乌烟瘴气、生态恶化,不符合人民利益。随着互联网与人民的生活越来越密切,一个清朗的网络空间越来越成为大家共同的诉求,共建共享,也逐渐成为广大网民的共识。一直以来,河北省网信办依法加强网络空间治理,连续多年开展“燕赵净网”专项行动,发动企业、社会各界、广大网民等多主体共同参与净化网络空间环境。今年的“清朗·燕赵净网2020”网络生态治理专项行动,结合真实案例和日常管网治网的身边事儿,专门组织拍摄了系列短视频,让广大网民通过寓教于乐的短片进一步了解网络违法和不良信息的危害,识破各种网络违法违规现象,不断增强网络法律意识和网络法治素养,引导更多网民自觉参与到网络生态治理中来,敢于向网上违法违规分子说“不”,共同营造清朗网络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