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的孩子要上小学了,为了让孩子提前适应小学学习生活,朋友为孩子报了幼小衔接班,但因孩子是中途去的,有点跟不上其他小朋友的“节奏”,朋友也是苦恼不已。
郑渊洁在博文《请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提到,一些家长由于担心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通过各种培训班给孩子超前大满灌与其年龄不同步的知识,揠苗助长。我们暂且不说中小学生参加的各种培训班,就是如今的幼儿园小朋友,也在家长“不能输在起跑线”的焦虑下,纷纷念起了“幼小衔接班”,英语、算术、诗词等各种课程充斥着孩子的童年生活。
其实,正规的“幼小衔接”是幼儿园为孩子提供适应性学习,教会孩子如何适应小学环境。诚然,教育部也曾明文规定,幼儿园不得提前教授小学课程,并下发通知整治幼儿园“小学化”现象。但令人遗憾的是,“幼小衔接”仍然如火如荼,甚至愈演愈烈。尽管各种数据表明,教育要遵循儿童不同发展阶段的身心特点,可家长们已经什么都听不进去了,有的甚至从幼儿园退学去参加“幼小衔接”培训班,只为让孩子“抢跑”。
不可否认,从唱歌游戏为主导生活的幼儿园进入以正规课业学习为主导的小学,孩子们会面临诸多改变,进行“幼小衔接”确实很有必要。但是,一味地给孩子灌输不符合其年龄段的知识,以此应付上小学的学业负担,这与揠苗助长又有何异?
可以说,“幼小衔接”的初衷已然扭曲,彻底沦为了“准小学”,这成了学前教育的通病。“幼小衔接”小学化无疑是让应试教育的压力不断前移,过早地为孩子套上“枷锁”,不仅剥夺了孩子的童年,更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笔者以为,“幼小衔接”小学化当引起重视。作为家长,应转变思想观念,对孩子的成长切不可急于求成,须知人生是场马拉松,赢在起跑线,未必能够赢得人生。教育部门应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消除家长的“抢跑”焦虑。同时对小学化的“幼小衔接班”应依法取缔,让其失去生存土壤。(王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