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全市公务员队伍中开展的2019年度“争做人民满意的公务员 争创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活动中,通过逐级推荐、逐层把关,选树出沧州市“争做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十佳个人和“争创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十佳集体先进典型,沧州市政府办综合一科科长兼驻盐山县小庄乡赵庄村工作队第一书记——徐超榜上有名,获评沧州市“争做人民满意的公务员”荣誉称号!
徐超个人事迹:
徐超:2005届选调生,现已工作14个年头,从包村干部到乡团委书记,从县委组织部到市政府办公室,再到驻村扶贫工作队第一书记,每个岗位、每段过往,都留下了他刻骨铭心的记忆,在脚踏实地的实践中,接受了磨砺、得到了锻炼、收获了成长。
梦想和情怀——用脚步丈量民情,以实干赢得民心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徐超认为,初心就是他的信仰、理想和信念,只有怀揣梦想、心存热爱,才有可能始终保持永不懈怠的奋斗精神,也才有可能始终保持对人民群众的赤子之心。徐超非常庆幸自己一参加工作就能深入基层接到地气,面对面、心贴心地去与百姓打交道、去为群众搞服务。包村三年间,三伏酷暑,帮着老党员下地干活、锄草松土;寒冬腊月,为五保户拉去煤炭、送去米面。在网络信息技术还不普及发达的年代,自己骑着自行车跑遍沧州所有书店,用两个多月工资买了一批农技、农经方面的书籍,免费发放给村民,并组织村里的种植能手一起研究学习、探讨实践。在那个年代,当村里种出水果玉米让大家品尝的时候,连城里人都不知道“玉米棒子”还能有这种口感和味道。村子里的很多农户依靠农业科技,赚到了“第一桶金”。
2006、07年是禽流感、口蹄疫防疫形势最为严峻的时候,当时人们谈疫色变、避之不及。春节刚过,上级紧急要求,两周内务必完成防疫工作,时间紧、任务重、人手少,徐超包的村还是近3000人的大村,如等专业防疫人员再来,极有可能完不成任务。疫情关乎人命、任务就是命令,徐超不顾个人风险安危,主动请缨,凌晨五点就去防疫站取了疫苗、领了口罩、拿着针管针头,现学现用、走家串户,钻鸡舍、跨羊圈、进牛棚,自己为畜禽做起了防疫。防疫期间,好几次给鸡打针时,鸡一挣扎,针头扎穿了手指;好几次因追猪赶羊打耳标,跌倒在棚圈,弄得一身泥草。那段日子,徐超基本每天都是在十多个小时的高强度工作后,带着一身疲惫和满衣的禽畜粪渍,伴着微弱的星光才回乡里休息。徐超累并快乐着,因为那是他真正付出后的喜悦和自信!那时同事们经常打趣说,“他们的‘鸡司令’又要亲自上阵了啊,今天可别再拿针头对着自己下手了”。“扎根基层终无悔,抛洒激情写青春”,这是徐超一段永生难忘的青葱岁月,也是一笔极为珍贵的人生财富。
敬业和坚韧——功崇惟志,业广惟勤
只有竭力履行你的义务,你才会知道,自己到底有多大价值。2010年9月15日,徐超通过遴选考试来到沧州市政府办综合一科,时至今日一干就是九年,已先后服务过四任市政府主要领导同志。“参政设谋,竭智囊之职;开展调研,尽为民之责”,综合文字是一科的重要职责之一,是一项绞尽脑汁、费尽心思的工作,身累、心累、脑更累。当然,事物都有两方面,从事文字工作好处也很大,可以锻炼人、提高人,可以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有一个更为全面的了解与掌握。为充分发挥好以文辅政作用,徐超坚持在干中学、学中干,在日常学习工作时,注重广泛积累各种素材、注重与部门和县(市、区)交流沟通、注重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努力让文稿主题突出、符合实际、言之有物。
九年来,2000余篇综合文稿、1000余万字,面对平均两天1篇的工作强度,仍力求每篇都经过认真研究、反复推敲,做到了字斟句酌、精益求精。重点参与完成了多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经济工作会议讲话及沧州规划馆解说词等各类文稿起草工作。特别是在创建国家园林城市、滨海大宗案件、运河河道盗挖等全市重大活动和急难突发事件中,承担综合资料工作,为活动创建、领导决策和事件处置提供了精准有益参考。“耐得住寂寞,才能守得住繁华;耐得住寒冬,才能等到花开”,凭着对信念的坚守、对事业的坚持、对理想的执著,在艰巨繁重的任务面前,顶住了压力,经受住了考验。
奉献和作为——只有无怨无悔的奉献,才有不留遗憾的人生
办公室工作性质特殊、任务繁重,需要一种无怨无悔的奉献精神来支撑。徐超和身边的同事们都有过感慨,自从进了综合一科后,就几乎再没有从家门口看到过下班后的太阳,几乎再没有休息过一个完整的周末或假期,甚至几乎再没有陪家人看过一场电影、逛过一次街、旅过一次游。孩子降生,匆匆看了一眼就急忙赶回岗位,再见已过“百天”;受伤缝针,走下手术台、跑到电脑台,一只眼睛裹着绷带连续加班,一干就是三天两宿;高烧40度,倾盆大雨之夜凌晨两点接到任务,趟着齐腰的雨水,步行近1个小时赶到单位,保证及时完成工作……然而徐超认为,奉献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力量之源、一种精神境界,只有怀揣对自己工作满腔的热情,全身心的付出,才能做到“不待扬鞭自奋蹄”,才能做到积极投入、主动而为、独当一面,才能按时限出色地完成各项工作。这些年来,不管领导交代的复杂事项,还是组织交办的急难任务,徐超都最高效率完成、最高标准办结,全力做到极致与完美。2014年,徐超被评为省运会先进个人,荣获三等功;2016年荣获沧州市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先进个人,授予嘉奖;2017年被评为“沧州市优秀共产党员”;2018年获评“沧州市重点项目建设工作先进个人”。
使命和担当——担起重任,播下梦想,让希望的种子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忠诚是干事之本,担当是成事之要。2018年3月20日,是一个具有特别意义的日子。因为这一天,徐超以第一书记的身份,正式入驻盐山县小庄乡赵庄村开展扶贫工作。在此之前,很多人问过他、也劝过他,“农村情况很复杂、条件也很艰苦,而且一去就是三年,本来在机关发展挺好的,你这是图个啥?还是别去了!”“农村大地是充满希望的热土,农村工作是大有作为的舞台”,这是徐超今年写进政府工作报告的话,是铿锵之语、是感召宣言。现在有机会亲身践行,徐超觉得,不仅人要真去,而且心要真去,还要干好、干成一流,这是一份光荣的使命、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笃行不怠、积跬致远。近两年来,徐超积极协调各方资源力量,累计争取帮扶资金270余万元,全心全意帮助百姓排忧解困、建桥修路、改厕治污、改善人居、发展生产,被村民们亲切称为“一家人”“贴心人”。以环境整治为开端,力促“新蜕变”,全村面貌提升了新颜值;以服务民生为重点,跑办“农路电”,两天之内跑遍市、县、乡三级电力部门,协调安装了上万元的电力设备,保证春季灌溉需求;以脱贫致富为目标,栽下“幸福花”,帮助贫困户重新燃起追求美好生活的勇气、动力和希望;以扶贫扶志为主题,喜过“儿童节”,组织贫困家庭学生到市区学习参观,切身感受社会温暖、感知沧州变化;以理清旧账为己任,啃下“硬骨头”,将多年纠纷宅基地统一征收修建“连心广场”、将陈年纳污坑塘高标改造重塑“碧水港湾”;以夯实基层堡垒为关键,选好“当家人”,赵庄成为全县第一批圆满完成党支部和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的试点村,并顺利实现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一肩挑”。
特别是今年,徐超积极响应市、县号召,大力支持农村改厕工程,协调3.4万元建设资金,让全村百姓一分钱不花全部顺利完成改厕,《沧州日报》对此进行专题报道;徐超还积极争取资金128万元建设了1000平方米“扶贫微工厂”,主要发展服装加工产业,直接提供就业岗位100多个,每人年均收入可超3万元,真正让赵庄村走上产业脱贫致富之路。2018年,徐超所在的工作队被评为“盐山县优秀驻村工作队”“沧州市优秀驻村工作队员”(嘉奖);2019年,徐超获得“沧州市扶贫工作先进个人”“河北省产业发展指导员先进个人”“河北省优秀第一书记”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