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争创全国文明城市过程中,廊坊市城管行政执法局对标创城测评体系,紧盯556个创城点位,坚持目标和问题导向,大力开展市容环境、经营秩序、停车秩序三大“围点攻坚”,攻坚克难,精准整治,取得明显成效。
“一线工作法”提升“创城”效能
他们实行“一线工作法”,全局9名处级干部、22名正科级以上干部分包19个网格,担任“路长”,带领城管队员徒步巡查街道,督促沿街门店、商户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发现梳理城市管理问题,督导解决市容环境“脏、乱、差”现象,消除管理盲区、死角死面,实现“全覆盖”、“精细化”治理。
通过“一线工作法”转作风、提效能,用脚板走遍城市,日超万步,有的甚至达到3万多步,用“绣花”精神努力实现城市管理的细致、精致、极致,切实做到问题在一线发现、矛盾在一线化解、难题在一线解决。
施划停车位 改善市区停车秩序
密切关注施划停车泊位进度,把施划停车位勘察工作向市区次干道、背街里巷、城乡结合部位、无物业管理的老旧小区拓展延伸,在不占压盲道,保障车辆和行人安全、顺畅通行的前提下,在城市路段沿街商铺进行机动车、非机动车停车位施划。
“现在这边划了停车位,我们回家停车更方便了,真是挺不错的。”在幸福佳苑崭新的停车位前,一位刚刚停好车的司机告诉小编,施划停车位不仅为有车族做了一件大好事儿,也规范了市容,赢得了广大群众的点赞。
落实“门前三包” 规范经营秩序
廊坊市城管行政执法局坚持创城为了群众、依靠群众、惠及群众。以全面落实包秩序、包卫生、包容貌的“门前三包”责任制为抓手,引导沿街门店、商户、单位按照“门前三包”标准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规范。发动社会力量参与城市治理,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全民城管”新格局。
各分局、网格执法人员深入沿街门店、商户、单位,多次上门宣讲“门前三包”、签订“门前三包”责任书,讲明标准要求。并与商户一起规范经营秩序,清理店外摆放、橱窗贴画、小广告,规范机动车、非机动车停放秩序,清扫门前地面垃圾,争创“门前三包”示范街。同时,建立街道商户“门前三包”微信群,加强沟通联络,听取意见建议,及时发现、解决问题,推进“门前三包”落实见效。
擦亮“天际线” 提升城市“颜值”
广告牌匾是城市形象的展示窗口,也是城市文化的有形载体,直接影响到一个城市的形象和品质。近日,廊坊城管对楼顶广告、门头牌匾、电子显示屏等户外广告进行全面排查整治,还城市视觉清朗,呈现净美整洁的天际线。
拆除前,城管执法人员对违规牌匾责任人进行上门走访,建立治理台账,下达《限期改正通知书》,宣讲城市管理法律法规和户外广告整治工作要求,鼓励商户自觉拆、主动拆。同时,提供帮助,打消商户后顾之忧。拆除现场,执法人员定点看守,维护现场秩序,拉好警戒线,做好安全保障工作,并及时对拆除后的废弃垃圾进行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