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9日,廊坊市卫生急救中心急救志愿者来到市体育馆开展“院前急救规范教育”为主题的志愿者服务活动,助力廊坊全国文明城市的创建。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为了追求健康,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体育运动中,而体育馆进行高强度的篮球、羽毛球等剧烈运动的人也不在少数,在锻炼的过程中难免发生意外。
市卫生急救中心结合市体育馆的工作特性依托智能救护站为体育馆工作人员和现场锻炼的居民详细讲解了心肺复苏术和AED智能救护站的使用方法。参培的工作人员两人一组,有序的对整个急救过程开展练习,急救中心培训导师在旁指导、纠错。鉴于参培人员对心脏复苏和AED的使用操作流程基本掌握,培训导师在现场指导体育馆工作人员开展发生心脏骤停患者的抢救演练,从发现患者晕倒、判断患者意识、拨打120急救电话、判断呼吸、心肺复苏和AED的使用到配合院前医疗急救专业人员等方面做了具体的指导,保证在遇到突发心脏骤停患者时不慌、有序、科学的施救。
截止至5月底,市卫生急救中心依托智能救护站已经开展了6期“院前急救规范教育”的急救志愿者服务活动。接下来,急救中心将继续致力于开展公众急救技能的培训工作,将提高全民的自救互救能力作为始终奋斗的目标。
廊坊市卫生急救中心提示您:如果发生了意外,不要以为拨打了急救电话“120”后就万事大吉,在专业的急救人员到来之前的“空窗期”,及时开展现场自救、互救,才会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这就是鼓励全民学习急救的意义!
(通讯员 储毓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