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化的高寒地区
摇身一变
成了蔬菜、马铃薯、芦荟等种植基地
今天一起走进
深井镇(坝下小高原)
看高寒地区如何变成“宝盆”
开展东西部扶贫协作
高寒盆地变“宝盆”
宣化区深井镇地处高寒地区,俗称坝下小高原,曾是国家燕山—太行山特困片区深度贫困乡镇。
深井镇高寒蔬菜种植基地在建的温室大棚。
深井镇高寒蔬菜种植基地。
高寒蔬菜种植基地新建温室大棚施工。
在推进精准扶贫工作中,北京市延庆区与宣化区开展扶贫协作,针对当地海拔高、夏季气温低、病虫害轻、空气质量好等气候特点,在北庄子村建起了占地240亩的高寒蔬菜种植基地,发展高寒蔬菜、马铃薯、芦荟等种植产业,产品畅销京津冀地区,农民实现了“薪金+租金+股金”多元化增收,带动农户年均增收近万元。
北京市延庆区挂职扶贫干部赵贵军(右二)同宣化区深井镇北庄子村农民一起查看西葫芦育苗情况。
北京市延庆区和宣化区两地扶贫干部共同研究高寒蔬菜种植基地温室大棚建设规划。
目前,该基地在建的110亩高标准新型蔬菜大棚和农产品交易中心即将完工,届时高寒蔬菜种植面积达到350亩,可安置劳动力就业200人左右,为全村在2018年底整村脱贫出列的基础上巩固脱贫成果、实现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