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互联网技术发展至今,个人信息特别是身份证号、住址、电话等基础信息,在流动过程中的多个环节均有不同方式的泄露发生,违法分子通过对公民信息的获取,掌握公民详细信息,并利用个别人贪小便宜、猎奇等心理,对公民进行精准电信诈骗。
有不少网友遭遇诈骗后,不是选择马上拨打110报警电话或去派出所报警,而是在网络搜索引擎上搜索“网络警察”进行报警,殊不知自己掉进了骗子的“连环计”。
案 例
近日,李先生认识了一个网友,对方称可以提供“特殊服务”。李某跟对方进行视频聊天,后被对方威胁,无奈之下向对方转账39374元封口费。李某不好意思拨打110报警,可又想追回这笔钱,于是在网上搜到一个所谓的“反电信诈骗中心网络报警电话平台”QQ号。加对方为好友后,向其讲诉自己被敲诈勒索的经历,并提供了转账记录。一天后,对方回复李先生称涉案资金已被追回,但因资金被冻结,需要李先生交纳5万元的保证金额到指定账户,并与涉案资金一同返还,李先生信以为真迅速将钱款汇入对方提供的“安全账户”,万万没想到,对方在收到钱款之后迅速将其拉黑,李先生发觉再次被骗,才拨打了110报警。
小编朗朗八卦的去网上搜了“全国报警中心”,竟然真的有!
作为警察
将QQ号设置为联系方式
这似乎很荒谬
但是一看这QQ号,清一色用110开头结尾,难道是真网警?
小编朗朗告诉你,别看号码都带110,这只是骗子的障眼法,网络搜索引擎虽然能搜出各种信息,但不代表它搜索到的信息具有真实性。非正规渠道找到的“网警”不可轻信。
赶紧记笔记
1.凡是称将钱打入安全账号的“网警”均是冒充警察的骗子;
2.报警立案无须缴纳任何费用;
3.报警要通过正规渠道,不要轻信网站、网络社交应用上随意搜出的“网警”;
4.任何人以任何借口索要“保证金”时,都要保持警惕,不随意转账汇款;
5.QQ群不需要网警备案,如果遇到称已在网警备案请提高警惕,并告知身边人;
6.如遇紧急情况请及时拨打110报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