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工见证着人类的文明与发展,也记录和链接着一个城市的过去与未来,石家庄的发展史上人们只知道”火车拉来的城市”,而少有人知具今7000年前,我们祖先就开始耕耘这片土地,5500多年前就在这里养蚕织丝,这里是世界最古老的丝纺织发祥地之一。同时,出土于5500多年前的陶纺轮、丝织用的篦子和骨匕,证明了滹沱河人手工丝纺织技艺的历史远比黄帝时代要早数百年。
石家庄手工文化还有始于东汉、盛于隋唐的藁城的宫灯、无极剪纸等都蕴含着石家庄手工业发展的文化基因。
2019年石家庄外国语学校社会实践活动关注石家庄手工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在石家庄市妇女手工协会的协助下,对石家庄从事手工创作的12位匠人进行了问卷调查,在这些匠人中,有省、市级非遗传承人、有从事多年手工的老匠人,他们涉及有剪纸、刺绣、布糊画、土布、葫芦画等,通过这次问卷调查,同学们了解到石家庄手工匠人对于非遗手工传承的热情,也感受到石家庄手工匠人的匠心与巧手,为了让同学们对于石家庄非遗与手工类别有更加清楚和直观的了解,石家庄市妇女手工协会会长张庆霞利用7年级24班“亲子共读”给同学们讲解“中华优秀文化之----民间技艺石家庄”,向同学们详细介绍了石家庄的地域非遗文化和特色手工,引起了同学们对石家庄地域非遗与手工文化极大的兴趣!
2020年2月原定的带着同学与石家庄非遗传承人和手工匠人面对面手工体验活动没有如期举办,但同学们关注非遗手工传承发展的脚步并没有停下来。在年级领导、班主任老师、同学和家长的共同努力和石家庄市妇女手工协会的支持下,七年级24班通过网络进行了调查,一共收回500多份调查问卷。
通过对这些问卷的设计、整理和汇总,让同学们对于石家庄本土的非遗手工文化有了初步的认识,也培育了学生“住在石家庄、了解石家庄、热爱石家庄、建设石家庄”的家乡情感与家乡意识,增强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和对于非遗的传承与保护的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