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是第25个“世界读书日”,为进一步激发同学们的阅读热情,帮助同学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近日,我校高一年级5部组织开展了以“让每一本书成为安心之所”为主题的阅读分享活动。
活动期间,年级部围绕“读书有‘画’说”“读书之我见”发起了读书倡议。同学们积极参与,纷纷绘制出近期阅读书籍的思维导图,创作了书籍中经典的场景插画,用心写下自己的读书心得与感悟。
居家学习期间,一直在读《乡土中国》。乡土社会的血缘关系是其稳定的力量,在稳定的社会中,地缘不过是血缘的投影。但这次疫情,却从侧面体现了中华儿女大爱无私、跨越血缘与地缘的精神力量。正是因为全国人民众志成城,万众一心,我们才能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这就是中国人民流在血脉里的精神,是中华民族最伟大的品质之一。加油中国!
——19505班 陈柯
在《平凡的世界》中,路遥为我们讲述的不只是那个久远的年代,更是一种人生应有的信仰和追求。每一个拥有梦想的人都应该再重温《平凡的世界》,它会让你懂得:即使命运不公,可只要你能够不屈不挠、艰苦奋斗、勇往直前,终能获得最后的成功。
——19506班 金枫卓
与书籍作伴,实际上也是与书籍背后的作者进行思想的对话。《果壳中的宇宙》让我在宇宙科学中徜徉;《老人与海》让我感叹不屈的灵魂;《悲惨世界》让我明白人的成长历程与品质……书籍让我感受到了青春的意义,也更加勉励我不断充实自己,去坦然面对前路的坎坷挫折。
——19507班 王译锋
初次接触《诗经》,是鲁迅《故乡》里的“秩秩斯干,幽幽南山”。当时年幼,读不懂《诗经》里面的句子。如今,再次翻阅《诗经》,只觉得异常美好。“哀哀父母,生我劬劳”“欲报之德,昊天罔极”道出了孩子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感激。《诗经》中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温情,正是对世间美好情感的歌颂。
——19508班 孙艺萌
在《寂静的春天》问世五十多年后的今天,虽然人们的环保意识有了巨大的进步,但书中提出的以破环自然为代价换取短期利益的行为却仍在现实社会上演。党的十九大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第一次把“美丽”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和标志之一,并进一步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要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我相信,在我们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目标一定能实现!
——19510班 张铭远
《追风筝的人》文笔细腻,叙事感人。即使是在面对强大的黑暗势力时,善良的人却从不放弃希望。“为你,千千万万遍。”这是一句非常打动我的话,就像追风筝的人一样,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只精美的风筝,它有时是理想,有时是希望,有时也是人格。我们既然选择了它,便要无悔地去追。不要后悔,后悔是人心灵上的一种责怪,因为过去的永远都是过去,无论如何也无法挽救。抓住当下,勇敢去拼,未来已来,我们同在!
——19511班 夏瑞雪
本次活动,进一步提升了同学们对阅读的热爱与渴望,起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学生们纷纷表示,一定把阅读融入学习生活中,为自己创造一份厚重的记忆,让终身学习、享受阅读成为一种风尚与追求,在阅读中陶冶性情,升华思想,塑造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