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的田野,草木吐绿,杏花绽放,一派勃勃生机。
在大仓盖镇双庙村双裕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北芪菇农业产业项目施工现场,一辆挖土机正在不停挪移,平整土地,几名工人师傅正在焊接加固设施大棚 ,不远处一座现代化的深加工车间主体架构已经完成,施工人员正在砌筑内部结构,放眼整个项目工地,两排大棚整齐延伸,气势开阔,项目规模已初步呈现。
施工人员正在焊接加固大棚
挖土机平整土地
种植加工北芪菇是我区引进的重点农业产业项目。由张家口双裕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负责运营管理。去年10月立项后,土建工程随即展开,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工期被迫延后至5月底。现阶段在总占地88亩的基地内,20个现代化温湿度自动调节的养菌大棚和一个1500平米的深加工车间已初见雏形,各种深加工设备已完成订购,待工程完工后,第一时间进行送货安装。
产业项目的最终目的是要带领村民致富,项目洽谈过程中,区政府组织专业人员赴山西省进行考察,经过科学研判评审,充分考虑村民收益和长远示范带动效益,最终选定了北芪菇农业产业项目。
关于北芪菇项目的发展前景,大仓盖镇主管农业的副镇长乔汉金给记者算了这样一笔账:
“基地占用的88亩土地,是从村民手中以1000元每亩的价格流转的,加工车间、种植大棚投入使用后,需要长期稳定的合同工40多人,农忙时还可吸纳临时用工30人左右,村民在家门口就业,可以和城里人一样挣工资了,同时企业还会根据经营情况定期给扶农公司进行分红。”
北芪菇是如何生长,怎么产生效益的?基地负责人一边介绍,一边把记者带进菌包储存车间,在这里密密麻麻地摆放着上万个北芪菇菌包,一排排码放整齐,很是壮观。
储存车间整齐码放的菌包
“这是准备好的菌包,相当于瓜果蔬菜生长的土壤。等工程完工后,就把菌包搬入大棚,只要湿度、温度符合要求,北芪菇经过7到10天的生长周期,直接采摘到深加工车间,经过处理包装后,就可以上市销售了。而菌包又进入了下一个培育周期,北芪菇反复生长,直至菌包内有机物质消耗殆尽。”
记者在现场了解到,因为种植方法简单、易操作,村民经过培训后,还可以将菌包购买回自家大棚种植,北芪菇长成后再由基地统一回收,收入可比当前种植模式增加一倍。
这对于长期以大棚蔬菜种植为主的双庙村村民无疑是件大好事,对于大仓盖镇乃至全区更具有极强的示范带动意义。
“北芪菇项目作为全区重点农业产业项目,建成生产后,能够充分发挥示范引领和龙头带动作用。据初步估算该项目可辐射全镇400余个大棚种植户改变种植模式,增加农业收入,这是大仓盖镇实现乡村振兴的新希望。”大仓盖镇副镇长乔汉金说。
市场上,各种类型的蘑菇品种繁多,可它并不是一种需求量很大产品,如此大的种植培育规模,市场销路不会有问题吗?它真的能实现预期的收益和巨大的带动作用吗?
据了解,北芪菇原产于山西省浑源县,是一种采用当地中药材黄芪下脚料和多种中草药及农作物副产品等为培养料,培育出的一种营养丰富、药用价值较高的新型功能食用菌,看似与普通蘑菇没有区别,却被称为中草药里"长"出的特殊蘑菇。
已建好的菌包培育大棚
“这种蘑菇不仅好吃,更具有保健功效,特别是对皮肤病治疗效果明显,经过工厂深加工后,可以做成脆干、罐头等产品,身价是普通蘑菇的两到三倍,在大同一带销量非常好,在这里经过深加工后的北芪菇产品,将在第一时间上架到各大超市。”基地负责人小陈边说边打开手机淘宝,搜索北芪菇三个字。
记者看到一包重135克的北芪菇干在淘宝的售价为60元,而同等重量的坝上特产口蘑在淘宝售价为35元,价格相差接近一半,让记者对该产品更加刮目相看。
“50多天后,一个集旅游观光、科普教育、种植及深加工为一体的北芪菇生产基地将全面建成启用,到时候请你来尝尝我们的产品,保证回味无穷。”小陈爽快地向记者发出了邀请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