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县域经济发展的主战场,
触摸河北高质量发展的新脉动,
河北综合广播全媒策划
《满“园”春色关不住
——县域经济园区行》!
行唐经济开发区的服务目标
今天的县域经济园区行,我们继续关注行唐经济开发区。河北台记者王谦、赫振贤昨天通过两条高科技生产线,介绍了行唐县玻璃深加工和泵业新基地的强大实力。采访中记者发现,行唐县经济开发区特别注重,也很善于培育经济增长点,把产业从无做到有,从弱做到强。究竟怎么做到的呢?
德高(石家庄)建材有限公司是一家高档环保建材企业,产品有瓷砖胶、防水材料、地漏等,可以给厨卫提供一揽子解决方案。走进厂区记者发现工作人员并不多,负责生产的副厂长翟洪彤解释说这里的机械化水平很高。
翟厂长说,厂区占地50亩,总共就19个人,去年纳税440来万,税收超过20万元/亩,投入产出比很高。以粉剂生产线为例,一般就三个人,一小时生产18吨产品。产品都是20公斤的标准袋,由专门的机器按规格码放入库后,通过编码还能实现全程可追溯。疫情之下,从目前来看企业产销量依然在上升。
翟洪彤:目前影响不大,我们还是按照预定的产能在做,因为现在市场逐渐也在复苏,过完年二三月份基本上都是备货,出货跟去年比,也是有所增长的。
瓷砖胶与防水材料
行唐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石坚告诉记者,当年德高入园创下了几个纪录,一是从接洽到2014年落户投产,只有短短半年时间,二是园区由此趟出一条企业“拎包入住”的轻资产发展新路径。
德高环保建材
原来管委会旗下有个国有企业,负责在园区建设标准化厂房和办公楼等配套设施,企业入园后只要缴纳租赁费就行。利用这套模式,园区正在吸引许多生产零部件的小型企业入驻,从而跟之前大中型企业产生聚集效应,助推行唐县泵业由弱到强。
行唐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石坚给记者王谦介绍双创服务中心的功能
石坚说,园区定位之一就是打造华北泵业新基地,考虑到小微企业过来投产拿地成本较高的问题,园区通过帮忙建标准厂房,企业根据需要拎包入住,直接上设备就能生产零部件,这样就能进一步延伸产业链,给强大泵业、木源泵业、远洋泵业、上利石泵业、森力克泵业等大企业,搞好配套。
行唐经济开发区办公楼与便民服务中心
园区的服务模式十分灵活,代建厂房只是其中之一。记者走进管委会办公楼后,发现有些办公室门口挂的是企业的牌子,这又是怎么回事儿呢?
管委会办公楼内企业挂的牌子
管委会党工委书记柳增良笑眯眯地说出了其中的秘密。他说,整栋办公楼的四楼五楼都让企业入驻,给先期入驻的企业园区免费提供办公的房间,门对门办公相互沟通起来更方便。比如跑办县直某个部门手续的时候,如果有个项目需要找县发改委某个科长,管委会一联系,马上就能一块儿走,一辆车就把这事儿给办了。
管委会党工委书记柳增良给记者王谦介绍服务机制
门对门办公之外,柳增良进一步指出管委会针对好项目大项目,重点招商项目能提供多部门联合作战,以“效率”制胜,让相关手续“零停留”,实行“一个项目、一套班子、一抓到底”的服务机制。也就是签约以后,一个县领导,一个科级干部,再加一个管入驻企业的干部,基本上是一条龙服务,由这些人包这个企业,一包到底,一直到企业投产包括企业后期,只要这个企业在行唐发展一天,这几个人分包一直不变,有什么问题直接找有关的人解决,如果解决不了,由分包的县领导协调有关部门解决。除了帮助企业办理入园手续,就连后期的员工也都是园区和当地劳动部门帮助招聘的。
中电行唐生物质能热电有限公司门口
管委会为了培育经济增长点,还可以特事特办,把产业从无做到有。柳增良指着窗外的电厂说,这家央企的落户就是最好的例证。
柳增良:打个比方说,就是咱们对面的中电生物质发电,它属于高科技企业,营商环境这块我们实行墙外的事儿都由园区代为办理,保姆式服务,或者说现在县领导说的“店小二式”的服务,就是你点菜我跑单。
营商环境
柳增良来说,目前园区入驻企业150多家,其中科技型中小企业40家,规上企业18家,高新技术企业15家,外企3家,央企2家。中电行唐生物质能热电有限公司就是一家央企,随后记者走进了这家每天把秸秆等农林废弃物变废为宝的高科技电厂。
一度电是如何发出的?
公司总经理宋鸿伟说,高科技发电体现在方方面面,他把记者带到集中控制室,指着巨大的显示屏说,控制室是电厂的大脑,这块屏就是电厂的眼睛。
宋经理说,生物质发电跟燃煤发电不同的是,综合效益更明显。除了能给园区8家企业供热,今后还能给半个行唐县城供暖。他把记者带到巨大的料场,指着堆积如山的农林废弃物算了一笔账:电厂2019年1月实现并网发电,从此每天需要“吃掉”八九百吨的原料,而行唐周边不少百姓尤其是贫困家庭,由此多了一笔收入。
宋鸿伟:每年消耗的燃料就是柴火将近30万吨,我们收购的价格大概在300块钱左右一吨,这一年燃料费用近一个亿,这一个亿给了谁了,就是咱们的老乡。举个简单的例子,就是小散户有350户,都是建档立卡贫困户一人开小电瓶车给送燃料,一个月就是2000块钱。
一家电厂从无到有,再到发挥巨大的辐射带动作用,记者看到的是,开发区管委会62人的团队甚至整个行唐县的付出,“服务无止境,满意无终点”这是行唐人的理念,更是他们的行动。管委会党工委书记柳增良就是代言人,接受采访时他刚从园区回来,尽管风尘仆仆,可是满面春风,原来经他协调,园区一块暂未开发的土地将筹建成停车场,解决大型车辆拥堵的问题,让园区的路更顺,更让所有来园区的人相信,行唐的明天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