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功。习近平总书记在《之江新语》里写道:调查研究就像“十月怀胎”,决策就像“一朝分娩”,调查研究的过程就是科学决策的过程,千万省略不得、马虎不得。(4月9日《中安在线》)
所谓调研,就是为了深入到基层中去,用脚步去丈量,用心去体会,通过深入群众,与群众密切交流,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更好地服务群众。但是倘若“过场式”的调研,“官老爷”一样的巡视,就让调研结果大打折扣。调研“过场化”,一方面,影响调研成果,使得调研结果偏离实际,违背初心;另一方面,浪费人力、物力资源,加重基层负担,影响着自身的公信力,破坏者党群、干群关系。避免调研过场化,需要责任的调研人员还有调研工作的不断细化,以及对于调研工作的相关监督机制,如此方可保障基层调研发挥应有效果。
加强队伍建设,培养选拔优秀调研人员。对于参与调研的同志,一定要经历过反复推敲、认真选拔,要选择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过强、熟悉调研工作的优秀人员。同时,还要对调研工作细化标准和研究,谨防调研中的“四风”,更好地指导调研工作。不断建立健全相关的监督机制,监督调研工作,对巡视、调研等工作加以规范,从而确保调研成效。
走好群众路线,让调查研究落地生根。调查研究要做到从群众中来,再到群众中去。坚持“四不一直”的调研方针,直接深入群众,真正了解群众,获得真知,让调查研究取得实效,更好地辅助相关政策的制定和推行。再在实践中加以修正,以此来使政策更加符合实际,让群众的所求所愿都能很好落实。
狠抓制度建设,让调查研究有章可循。建立健全调查研究的相关制度,进一步推进工作作风的转变,发挥好调查研究助力领导正确决策、科学决策的重要作用,形成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开展调查研究的良好风气。通过细化制度、明确责任和要求,继承好我党调查研究的优良传统,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切实的为群众排忧解难。
1930年毛泽东在《反对本本主义》中提到“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的论断,突显出调查研究的重要意义。同时,习总书记也说过我们要坚持走群众路线,坚持从群众中来,再到群众中去。我们最大的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我们最大的危险是脱离群众。因此,调研工作绝不能脱离群众路线,只有深入到群众中去,才能收获“真知”,才能更好地践行为民初心,既省略不得,也马虎不得。
作者:袁媛媛
南皮县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