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柿番茄施的是有机肥,物理驱虫不打农药,摘下来就能吃,售价要比普通西红柿高好几倍!”3月16日,在怀安县头百户镇耿家屯村的蜂柿番茄种植基地大棚里,种植农户张秀枝喜上眉梢。为拓宽群众就业渠道,带动群众增收致富,市发改委驻怀安县耿家屯村工作队,积极引进蜂柿番茄种植项目,实现“造血”脱贫。
当天,在怀安县头百户镇耿家屯村蜂柿番茄种植基地,驻村工作队员、村干部正与村民一起忙碌着,蜂柿番茄长势喜人,大部分植株已经挂果,青绿色的果实蕴藏着勃勃生机。“过去种植玉米、大葱等全年纯收入也就是4万多元,种植蜂柿番茄一个冬天预计可收入3.5万元。”工作队帮助村里引进蜂柿番茄种植项目时,张秀枝作为农业种植能手,率先种植。
耿家屯村是典型的农业村,过去以种植玉米、大葱等传统农作物为主。2019年,驻村工作队积极引进蜂柿番茄种植项目,该项目采取“公司+农户”订单农业运作模式,与由河北圣益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合作,统一种植、统一浇水、统一施肥、统一管理,统一收购,每户村民可申请种植一个大棚,每个大棚占地0.7亩。贫困户种大棚,还有相应补贴。
“蜂柿番茄是通过熊蜂授粉生产出来的。熊蜂和小蜜蜂相比块头大、嘴巴长、声振大、毛绒绒,授粉能力更强,属于自然授粉方式。果实色泽好、果汁浓郁,富含维生素和番茄红素。由于熊蜂对杀虫剂农药非常敏感,若使用农药会导致熊蜂的大量死亡,因此蜂柿番茄全程采取物理防虫,保障了番茄的质量。”工作队队员樊东岳说,“虽然蜂柿番茄个头比普通的西红柿小,但超市售价比普通西红柿贵不少。从农户手中收购的价格就在每斤5元以上,亩产量8000斤左右。”
引进蜂柿番茄种植项目,逐渐调整农业种植产业结构,是市发改委驻村工作队为耿家屯村谋划的发展思路之一。市发改委工作队入驻头百户耿家屯村后,联合村两委通过光伏发电、煤电改、通村公路建设等项目,让村子绿起来、亮起来、干干净净美起来,使村民们更有了精神气。工作队还依托精准扶贫政策,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想方设法让村民们的腰包“鼓起来”。
说起市发改委驻村工作队给村子带来的变化,耿家屯村村支书王志伟竖起大拇指。“市发改委驻村工作队对蜂柿番茄种植项目从选项,到前期调研论证,做了大量的工作。今年3月底,棚内的蜂柿番茄就能陆续上市,预计种植农户户均增收在3万元以上,村集体收入能增收7.5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