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涉县辽城乡塔庄村新修的盘山路宽阔而平整,沿路逶迤而至山顶,豁然开朗,俯瞰清漳两岸,花柳萌动,晶莹碧波更增山川风韵。
在场的塔庄村支部书记李何堂眉宇间充满自豪和自信,“这条路从年前开始修,疫情也没有耽误,已修完10公里,是防火隔离带,更是观光路,太行红河谷高质量旅游经济带是省里大战略,我们要靠前谋划,争取主动,将来发展旅游带动全村经济。”
涉县辽城乡塔庄村盘山路修建中
回看塔庄村后,很多戴口罩的村民,正在耕田打土,修剪树枝,全村规划的340多亩土地,层叠错落。李何堂说,今年村里要统一栽种杏树、苹果、柿子等树种,发展采摘体验游。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两项工作都不能停。
李何堂向村民们说,劳动也要戴好口罩,注意卫生,疫情仍然是最吃紧的时候,不能松劲。回到村口,他又到疫情防控检查站,替换回家吃饭的党员同志。今年51岁的李何堂,从2000年任村委会主任,2003年任支部书记至今,已为全村奉献了20年。
用李何堂自己的话说,没有退路,自己不往前冲,你叫你家谁往前冲,必须要当排头兵。
李何堂在接到疫情防控任务的第一时间,详细安排防控措施。“‘兵来将挡 ,水来土掩’,我们就是保卫塔庄村的战斗堡垒!疫情防控,我来!”他带头加油打气。仅一个小时,塔庄村检查站执勤、村内消杀、宣传等工作都有序进行着。
涉县辽城乡塔庄村党员志愿者在村口值班
在父亲的带动下,儿子李杰也主动申请到最苦最吃力的检查站执勤。塔庄村虽500多口人,但向南可通往山西省,来往车辆多。
李杰并未喊累,反要与父亲争先进。他拿出当兵时的敏锐警觉,凡通过车辆必须接受检查,询问情况、测量体温、登记一步到位,被村民称作“门神”。他对这个称号还挺乐呵呵,“只要把病毒隔离在村外,我这个门神当着也值了”。
父子俩自疫情防控以来,几乎很少回家,家里两个孩子更是好多天都见不着一面,只能从微信上视频聊天。一次晚上视频,这边检查站的帐篷差点儿被大风吹跑,几个值班人员只能靠人力拽着帐篷。视频那头,妻子的眼圈泛了红,由最开始的责备变成了心疼和关心。
晚上冻的睡不着,白天也只能在帐篷外站岗。呼呼的风刮在脸上,干皮起了,嘴唇裂了,眼睛也吹进了沙子!更艰苦的是吃饭问题了。值班人员,不管男女老少,每顿都是方便面。“每次家里打电话问吃的好不好,我都说吃的可好可香嘞,可就是不敢开视频”,李杰端着一碗方便面,扒拉扒拉一会儿就吃完了,“这个时候不能挑,不能去别人家扎堆吃饭,还是泡面安全”。
除此之外,为解决村里口罩紧缺的困境,他们还号召村里先进党员和致富带头人购买了800个口罩,免费发给村民。
父子俩虽然话不多,但是几天的配合让他们一个眼神便能明白对方的意思。父亲要捐款,儿子举双手赞成。他们自掏腰包为全乡疫情防控捐赠5000元,还缴纳特殊党费1000元。李杰说,“父亲能做到的,我也一定要做到,向先进看齐。”(冯晓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