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因疫情的猝然来袭而注定是不平凡的,有的人为了遏制疫情而牺牲了阖家团圆、有的人为了保民平安而毅然奔赴抗疫前线,他们为人父、为人母、为人夫、为人妻、为人子,他们是坚守“疫情在前、警察不退”誓言的铁警。
在赤城公安这支铁军队伍中,有一种特殊的群体——双警夫妻所组成的双警家庭。
他们既是同志,也是爱人;既是战友,也是知己。在“战疫”面前,他们舍家卫国,以 “1+1远大于2”的无悔付出筑起一道道抗疫的血肉堡垒;他们以坚贞的爱情为动力守护警察不渝的誓言;他们以长情的浪漫融入到守护人民平安的峥嵘岁月。
抗击疫情,我们共同携手必胜
何超,赤城县公安局治安管理大队副大队长。
李丽,赤城县公安局扫黑除恶办公室民警。
1月25日,在疫情防控工作的关键时期,何超刚完成春节的值班,本来准备和妻子好好过个春节,在接到上级的回岗通知后,夫妻二人迅速投入到疫情防控这场特殊战役之中。
何超和李丽每天上班就是前后楼,办公室直线距离不超过50米,但是面临疫情防控的繁重工作 ,他们有时一天都见不了一面。双警家庭的他们对对方工作给予充分理解,没有任何抱怨。
打铁还需自身硬,要打赢这场硬仗,首先要做好自身防护,才能保护好群众。曾在基层派出所工作过的李丽,深知派出所办公条件艰苦,自己购买了5箱84消毒液捐赠给在一线工作的战友,希望他们在防控疫情的同时也要保护好自己。
“在这个危急时刻,这对夫妻没有丝毫的犹豫,义无反顾地奋战在疫情防控工作一线。他们的坚守,凝聚着抗击疫情必胜的决心与信心!
抗疫金色盾牌,你我共同铸就
严晓东,赤城县公安局巡特警大队中队长。
吴晓菲,赤城县公安局警务保障室出纳员。
当“肺炎疫情”开始肆虐的时候,严晓东和吴晓菲在第一时间也是同一时间赶赴他们各自的“战疫”前线岗位。一个奔赴抗击疫情一线,一个在后方提供保障支撑。
由于疫情,严晓东和吴晓菲的工作越发忙碌,小两口聚少离多,他们温馨的小家也变得冷清,舍小家顾大家,对于他们来说从来就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他们时时刻刻在做的事;彼此间的交流由你侬我侬的情话变为了上岗前的相互叮嘱和坚守岗位时的相互鼓励!舍小情存大爱,对于他们来说从来就不是曲高和寡的高调,而是激情浪漫的情怀!
多少次,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彼此遥念。
严晓东说:“我迎娶了一个警察,就是承诺了包容和支持。”
多少次,他们在艰险的前线,彼此惦念。
吴晓菲说:“我嫁给了一个警察,就是选择了担当与勇气。”
双警家庭的爱与坚守
明晓阳,赤城县看守所民警
蒋卓娅,赤城县公安局刑警大队民警
除夕中午,全家人吃了饭,明晓阳就匆匆忙忙奔赴岗位上去,而因为突发疫情,要求民警立即返岗,蒋卓娅也不得已把孩子交给了父母,带着对父母和孩子的愧疚,义无反顾的回到了工作岗位上。
监管场所实行监管民警封闭式管理,定期15天执勤15天备勤轮流住所,隔离15天,值班15天,从隔离到值班,一个班下来就是三十天。
明晓阳与蒋卓娅与家,三者形成了一个方圆不到5公里的三角区域,虽看似瞬息可至但却遥不可及。因为他们知道,他们坚守的岗位不仅仅是职责更是守护、不仅仅是岗位,更是使命!所以,他们不能退。
疫情不惧怕眼泪,疫情将屈服于坚守!他与她相信:“你知我,一路同行,我懂你,并肩作战。”
一身警服,两份责任
管利强,赤城县看守所民警
刘春燕,赤城县公安局刑警大队民警
与明晓阳和蒋卓娅一样,同样是刑警&看守所民警,返岗时间和工作性质相同,同样是工作15天,隔离15天,一个月难以相见。特殊的是春节前夕,刘春燕已知自己怀有身孕,但克服身体种种不适,一边照顾未满三周岁儿子,一边投入到防疫工作中。
每当上班出门前,孩子总会磕磕绊绊的说,妈妈爸爸回来,转身就是泪湿眼底。他们知道,对于家庭,他们付出的太少,照顾孩子、操持家庭的重担无法避免的压在了双方父母的身上。而在疫情来临的这种时候,他们将离开小家去保卫“大家”,这何尝不是一种需要勇气、需要理解的 “逆行”。
援疆民警再出发,演绎抗疫路上最美逆行者
赵文辉,治安管理大队民警
张冉,城关派出所户籍员
突如其来的疫情再次打破了这个家庭的宁静,刚刚从援疆前线回来的赵文辉再次踏上了抗击疫情的第一线。
两次出征看似简单,却历经了一年多的时间,留给家庭的却是诸多的愧疚,张冉是城关派出所户籍员,现在由于全力投入到疫情防控,加班加点为排查的同志提供户籍信息支持成为常态,工作原因不能让她好好照顾孩子,导致孩子多次生病,妻子无奈只能把3岁的孩子送到张家口娘家照看。
隔着手机屏幕,通过微信视频,看着孩子在外公外婆身边问自己“谁来保护我”时,他们低头沉默,孩子外公抢先回答说:“宝贝,当然也会有人来保护你,他们就是和你的妈妈爸爸一样的人。”
父亲的话,令赵文辉和张冉湿润了眼眶,作为一名警察,面对的危险和付出的辛劳的本就超越常人,而这两项对于双警家庭来说则会是双倍的。然而有些时候,需要有人站出来去默默承担这一切,因为选择警察这一职业,就是选择了担当、责任、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