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岗》:一次郑重的换岗仪式,挺拔的身姿,坚定的眼神,无声却充满力量。曾经的老兵如今又上战场,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
《夕阳正好》:夕阳西下,小赵庄乡邓官屯村一群平均年龄60岁的巡逻志愿者仍坚守在岗位上,时光不老,夕阳正好。
《天眼》:疫情防控开“天眼”,实时监控监测点情况,让更多的科技融入一线,让安全有了“千里眼”。(作者:小赵庄乡霍林勇)
《送瘟神》:62年前,欣闻人民群众战胜疫情,毛主席夜不能寐,一气呵成《送瘟神》激励人心。如今,赵官屯村将其悬挂在值班卡点,激励斗志,坚定信心!(作者:刘宝虎 )
《彩虹》:鞠官屯村消毒车作业中喷洒出一道彩虹,“阳光总在风雨后,请相信会有彩虹”。(作者:宋福成)
《双胞胎》:实验小学六(10)中队双胞胎孙鑫健、孙鑫博的妈妈是名医生,春节当天接到任务后匆匆奔赴医院。小哥俩便自己制定作息时间表和学习计划,每天与妈妈打电话互相鼓励加油。“已经20多天没有看到妈妈了,希望妈妈注意安全,我们会照顾好自己。”
《我最棒》:一天的社区全域消杀后,社区党员工作人员和党员志愿者纷纷竖起大拇指,在鲜红的党旗下,彰显党员本色。
《我的十八岁》:18岁的高三学生张欣冉,今年已经是做志愿者的第五年了,疫情发生后第一时间报名加入小区防疫志愿队,度过了一个不一般的成人礼。
《大喇叭》:唐庄子77岁老党员刘志荣负责大喇叭宣传,每天在村广播站一坐就是一天,用自己的声音,护卫村民安全。(作者:张玉红)
《病魔张大嘴》:一位幼儿园中班小朋友自己制作了有趣的“图片卡”,提示大家病魔会张大嘴,要戴口罩注意防范。
《我是一个兵》:复原军人组成治安巡逻和便民服务小分队,助力社区疫情防控工作。艰难时刻,他们穿上军装,重新成为一名战士。
《休息》:一位社区工作人员在连续值守后疲惫不堪,没有回家,倚在车旁睡着了。